我国的古老行业•第12行 文化教育业(一)
一、万世师表孔子
1.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他自幼勤奋好学,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科目都努力去掌握。在他17岁的时候,已经成为博学之人,在当地小有名气。
孔丘听说周朝的老子学识广博,曾经千里迢迢赶去拜见老子。老子看到孔丘才学过人,对其大加赞赏,如此一来,孔丘的名气也跟着大了起来,学生也一天比一天多,各国都有人来追随孔子。
人们为了表示对孔子的尊重,都尊称他为“孔子”。在古代,被称为 “子”的人,都是受人尊敬的有真才实学的人。
孔子的弟子多达3000人,其中贤者72人,有很多为东周时期各国高官栋梁。著名的 “孔门十哲”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10位学生,他们是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和子夏。
2.历朝历代对孔子的敬奉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很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我国古代的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更为历朝历代所敬奉。
孔子在世时,已有人称孔子为“圣人”,但孔子本人不接受“圣人”的称号。
孔子逝世后的第二年,鲁国国君鲁哀公就在曲阜阙里,在孔子的故居,立孔庙,派人看守,并内藏孔子的衣冠、琴、书诸物,并命“岁时奉祀”,谥号为“至圣先师”。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光顾孔庙的皇帝是汉高祖刘邦。刘邦在做了西汉的开国皇帝之后,就赶到曲阜,以大牢之礼祭祀孔子。这是历代帝王以最高规格之礼仪祭祀孔子的开始。
在西汉的鼎盛时期,已称孔子为“素王”,意即有帝王之德而不居帝王之位的人。可以说早在汉代,已为后来的历代王朝尊孔子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奠定了格局。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政治动荡,但尊孔却是坚定不移的,孔庙仍不断得到整修。
隋唐时,孔子地位更加提高,隋朝开始兴科举选人才,隋文帝杨坚尊孔子为“先师尼父”。唐高祖李渊赞孔子 “道济生民”,第二年尊孔子为 “先圣”,并令州县学皆建孔子庙,此为州县立孔庙之始。
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立国当年,即拜谒国子监孔子庙。
元代多次修建孔庙,元成宗铁穆耳即位时诏示天下:“孔子之道,垂先万世。”元武宗即位又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宣王”。
“大成”原是古代奏乐的用语。古乐一变为一成,九变而乐终,至九成完毕,称为大成。后引申为集中前人的主张、学说等形成的完整体系。
明太祖朱元璋即皇位后,第二年下诏以大牢之礼仪祭先师孔子于孔庙,后来还颁布大成乐于天下,郡县祀孔子就用大成乐。
清代是尊孔、祭孔活动最多的时期。清世祖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清圣祖康熙皇帝亲自到曲阜祭祀,行九叩礼,亲题“万世师表”匾悬于大成殿,此为大成殿悬匾额之始。
从此,“万世师表” 四字悬于各地孔庙。后来,乾隆皇帝8次过曲阜都在孔庙、孔林祭祀孔子。
封建社会封圣是很少有的事,而谥号中称“文”实属难事。孔子拥有 “圣”与 “文”两个谥号是稀罕之事。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已无以复加。
2000多年来,对孔子的研究和评价,包括对他的膜拜和尊敬,人们写下的文章,已经很难用 “车载斗量” 来形容了。
3.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之所以被文化教育行业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根本原因在于他建立了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和美学思想。尤其是内涵丰富的教育思想,在此后的数千年间,被奉为育人的主臬(标准)。
(1)孔子提倡 “有教无类”,意思是谁都可以在教育的感召下成为有用之才。
他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这是孔子对我国文化教育的一大贡献。
孔子收学费主要是收束修,即十条肉干”。这些肉干被视为学生的见面礼和最低标准的学费。而束修是旧时常用作馈赠的一般性礼物。
(2)孔子在我国历史上最早提出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理论。意思是说,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
(3)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
学好了就去做官,为社会做更多有益的事情。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德育放在首要地位。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 “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
在道德修养方面,孔子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4)“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的主导思想。为此,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5)孔子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说,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孔子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
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我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
孔子独特的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世。鉴于孔子对中华文化的伟大贡献,后世的文化教育行业尊孔子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的思想,早已深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
4.孔子的后代
孔子年轻时就以博学闻名天下,许多人都前来向他讨教学习,门下的弟子很多。
孔子19岁时,娶宋人亓(qi 第二声)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了一个儿子。在孔丘为庆祝自己喜得贵子而大开筵席时,鲁国的国君也派人送来了一条活蹦乱跳的鲤鱼作为贺礼。这让孔丘感到无上的荣光,于是他便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伯鱼生了个好儿子叫孔伋,字子思。孔伋很了不起,是儒家经典《中庸》这本书的作者,因此在历史上留下了大名。
5.链接
(1)孔子的四大弟子
孔子的四大弟子分别是:颜回、仲由、端木赐、曾子。
颜回(公元前521年一公元前481年),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鲁国都城人
(今山东曲阜市),居陋巷(今山东省曲阜市旧城内的陋巷街,颜庙所在之地),尊称复圣颜子,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孔门七十二贤之首。
颜回十三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
孔子曾经夸赞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他还评价颜回说:“平日里侍学,只是默默地听着,看起来很像木讷的样子。但日常的言谈举止,却明显领会到了所学的精义。他实在是一点都不笨。”这完全符合孔子对于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的要求,也符合孔子对一个仁人的设想。
他对颜回说:“有人赏识,就出来行道救世;不被赏识,就韬光养晦,乐天听命,大概就只有我和你了。”
孔子曾经同时问子路、子贡和颜回相同的问题,只有颜回的回答让他最欣慰。他甚至说如果颜回家境有足够殷实,他愿意去做个管家,帮忙打理家务。颜回英年早逝,只活了二十九岁。
颜回死后,孔子哭得非常伤心,他说:“老天这是想要了我的命吗?再也没人能了解我了。”
鲁哀公曾经问孔子,他的那么多学生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颜回最好学。他发了怒,很快就能自己调整好情绪,从来不迁怒与他人;有了过错马上就改正,而且绝不再犯。可惜他命短,早早就死了。现在,就再也没有发现像他那么好学的了。”
即便孔子是如此地欣赏颜回,但当颜回死后,没有钱买棺材。颜回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他来求孔子,想让孔子把马车卖了,给颜回买一副棺材。孔子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理由是:“我不能为了安葬他而自己步行。因为我曾经位列大夫,按照礼的要求,是不可以步行的。”
孔子自己严格按照礼的要求行事,同时也以建立一个完全符合礼的要求的社会为己任。
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配享孔子、祀以太牢,追赠兖国公,封为复圣,陪祭于孔庙。
仲由(公元前542年一公元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大人。“孔门十哲”之一、“二十四孝”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家祭祀。
仲由性情刚直,好勇尚武,曾凌暴过孔子,孔子对他启发诱导,设礼以教,子路接受孔子的劝导,请为弟子,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做孔子的侍卫。
后做卫国大夫孔悝的蒲邑宰,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任内开挖沟渠,救穷济贫,政绩突出,辖域大治。
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五年),卫国内乱,子路临危不惧,冒死冲进卫国国都救援孔悝,混战中被蒯聩击杀,结缨遇难,被砍成肉泥。葬于澶渊(今河南濮阳)。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 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儒商鼻祖,春秋末年
卫国黎(今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儒家杰出代表,孔门十哲之
一,善于雄辦,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的丞相。还善于经商,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
"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论语》中对其言行记录较多,《史记》对其评价颇高。子贡死后,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曾子(公元前505年一公元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
其父曾点,字皙,七十二贤之一,与子曾参同师孔子。
曾子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周考王六年(公元前435年) 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回”。
(2)“累累若丧家之狗”
孔子刚出生时,额头中间深深地凹陷下去,状如山丘。于是给他取名为丘。
孔子一生十分坎坷,少年便失去了父亲。而母亲由于身份低微,被扫地出门,带着孔子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
但是孔子却始终没有灰心丧气,艰难的生活环境并没有消磨孔子的斗志,从十五岁开始孔子便开始有意识的学习各门技艺。
孔子成年以后曾经靠做一个小仓库管理员谋生,但他能把出入的钱粮算得清清楚楚,没有丝毫的差错。也曾经在牧场担任下层职务,牧场里的牲畜也繁衍旺盛,越来越多。等到鲁国三桓专权,孔子觉得违背了常道,不愿在鲁国为官,专心在家研究整理《诗》、《书》、《礼》、《乐》这些典籍,学生越来越多,还有人不远万里前来。孔子整理的典籍,后来成了儒家的经典。后来成为了一代圣贤。
而孔子的一生都为恢复周礼这一目标周游列国。他于五十六岁时离开了鲁国,开始了他长达十四年周游列国的生涯。结果历经磨难,每个国家都是“尽兴而去,败兴而归”。
在郑国时,孔子和弟子走散了,独自一个人站在东城门口。子贡到处找他。有人告诉子贡说:“在城东门口站着一个人,长相很奇怪。一副疲意倒霉的样子,活脱脱一只丧家之犬。”子贡感觉那就是孔子,到东门一看,果然就是。
他把这些话告诉孔子,孔子笑着说:“一个人的外貌,没那么重要。倒是他说我像丧家之犬,可真像啊!真像!”
孔子对旁人说自己像丧家之犬,一定不仅仅是出于外貌描述的认同,还有在春秋时期,那个特定历史环境下他的处境——一个大智慧的人,对于被人侮辱性的说法,不但接受了,还承认了自己的处境,这不是一般人的思想境界。
在匡地、宋国、蒲邑、陈蔡之间,孔子和弟子们,多次被人围困,差点断送性命,最终都是侥幸才脱险。
(3)“朽木不可雕也”
有一天宰予向孔子提出质疑:“父母去世了,要守孝三年,是不是太长了?”
在他看来,三年的时间,很多事情都被耽误了,不值得。守孝满一年,就足够了。
孔子问宰予:“父母去世仅仅一年,你马上就恢复了像平常一样吃喝玩乐的生活,你的心会安吗?”
宰予回答说:“我会心安的。”
孔子只好说:“你心安,那你就那么做吧。一个真正仁义的君子,父母去世了,即使让他吃山珍海味,他也不会觉得味道鲜美;给他听美妙的音乐,他也不会感到开心。所以才不忍心让他们只守孝一年呀!”
宰予走后,孔子感慨说:“宰予实在不是一个仁义的人啊!孩子出生,三年后才能稍微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才让子女为父母守孝三年。这是天下人都明白的道理嘛。”
后来孔子又发现宰予居然大白天偷懒睡觉,于是感慨真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不可圬也!”
后面宰予再来向孔子请教上古五帝的具体事迹,孔子就以自己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拒绝再教导宰予。
(4)韦编三绝
这个成语还是一个典故。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该成语释义是:据说孔子晚年爱读《周易》,因翻动次数多,使穿竹简的皮带断了好几次。后用来形容勤奋学习。
孔子一生好学,到了人生最后的阶段,还一遍又一遍地翻看 《易经》,以至于把串联竹简的绳子都翻断了三次,这便是韦编三绝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