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也能进北大:家庭教育的12个关键》笔记15
《5.有效地开发孩子的智力》笔记1
1.我所理解的智力开发
我趁机鼓励当当熊,“所以,以后遇到事情不要着急,仔细观察,寻找规律,就一定有办法对付它的!”
在当当熊五六岁到七八岁期间,我常常陪着他玩这类单机小游戏。每次陪他玩,我都非常认真,热情参与,积极建议。因为我把这种行为理解为对当当熊进行智力开发。
2.我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有下列几个方面的理解:
(1)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发现这些著名科学家绝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父母高度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这些科学家在学龄前就跟随着热爱科学的父亲或者母亲,开始了有益的科学探索,并在这种探索中完成了高品质的早期智力开发。
(2)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主要是训练思维能力,而不是教知识
我认为对儿童进行早期智力开发,其核心和所有其他的教育方式是一样的: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教会孩子做计算题、教会孩子多认几个字、教会孩子背几首古诗等,在我看来这些大部分属于授人以鱼的行为。
3.早期智力开发的核心一共有三点:
(1)训练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
(2)让孩子拥有乐于解决问题的心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孩子获得某种稳定的兴趣,为日后发展为某种特长做铺垫。
家长如果想要拥有学习能力强、智力超群的孩子,需要围绕上述三个核心,在六岁前进行有效的智力开发。我对当当熊所进行的早期智力开发,都是在这三点的指导下开展的。
4.我所采用的早期智力开发方法——“顺势给力法”
(1)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类的智力可以分成八个范畴,父母和教师应根据孩子的天性和特点,着力开发孩子的语言智力、逻辑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内省智力、自然探索智力等。
具体表述如下:
❑语言敏感期(0~6岁)
❑秩序敏感期(2~4岁)
❑感官敏感期(0~6岁)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动作敏感期(0~6岁)
❑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书写敏感期(3.5~5.5岁)
❑阅读敏感期(4.5~5.5岁)
❑文化敏感期(6~9岁)
给孩子一个多样的健康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在这个成长环境中自主地探索、自然地成长,爸爸妈妈只需要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或者孩子感到迷茫的时候,给孩子一点帮助或者一个推力就行了。
(2)我在和朋友交流这个教育方法时,将它命名为“顺势给力法”。
(1)从孩子的角度看
妈妈给了自己一个有趣的“任务”,这远比不停的唠叨和命令好多了。
孩子喜欢有趣的任务,当他们开心而忘情地投入到任务中时,根本无暇去东摸西摸惹麻烦,也不会要求大人时刻关注自己。
成功的喜悦,是一道促成孩子发展心智、树立自信与自强的心灵鸡汤,美味无比!
(2)从妈妈的角度来看
为孩子创设的“任务”充分尊重了孩子的意愿,因而能有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3)在孩子为完成这个“任务”而努力的过程中,妈妈扮演了一个很好的支持者的角色。
当孩子表现出焦虑、厌烦等负面情绪的时候,机敏的妈妈便立刻出手相救,要么不动声色地扶一下,要么小声地建议一下,或者给孩子示范一下。
所谓顺势,指的是父母在抚养孩子或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一定要顺应孩子的发展需要,顺应孩子的情感需要,顺应孩子的心理需要,甚至也要顺应环境和条件的限制。
所谓给力,简单地说就是巧妙地给孩子一些激励、帮助、建议等。它包含两个层次:
第一,父母认真而有效地满足孩子的各种成长需求。
第二,父母在满足孩子的发展需求的前提下,精心设计,创设一个良好的新环境、新事件或新问题,让孩子自然而然地产生新的成长需求。
当孩子有了一个兴奋点、一个成长需求需要满足时,父母要设法去帮助他、满足他、激励他,并在这个过程中,让他自然而然地产生新的兴奋点、新的成长需求。
之后,父母又设法来帮助他、满足他、激励他,如此往复,直到孩子逐渐长大成才。
综上所述,顺势给力家庭教育法,就是父母在育儿过程中,科学地、适时地营造健康宽松的家庭教育环境,巧妙给出良性的“刺激”,令幼儿在宽松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中,不断地、自发地产生新的成长需求,令孩子在成长需求的驱动下,按照自己的天性,不断努力向上,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