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透瞬息万变的顾客需求,即使打败所有对手,到头还是输
创立7-11便利店的铃木老先生,在这本书里,分享和诠释了他的经营哲学:保持坚定立场的同时加入新的素材!
在7-11便利店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这一经营哲学具象为:坚持“在顾客的立场思考问题”这一立场,同时主动求变、以满足瞬息万变的顾客需求。
这差不多也是《零售心理战》这本书的纲领,是它想传递的最核心思想。
在顾客的立场思考问题?说着轻巧实践难。
很多老板、很多高管把“客户意识”挂在嘴边,真到了对“客户体验指标”和“财务经济指标”作取舍时,毫不犹豫地舍弃客户利益。屡见不鲜。至少在地产行业很是常见。
这里有两个卡点:准确理解、意识转变。
某个产品卖得很好、经常售罄。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反思?
如果很高兴,当然这也符合大多数人的想法;不好意思,说明你还是卖方思维。
基于顾客的立场,你可能就是那个“白跑一趟”的家伙,说不定在现场还会骂了一句“尼玛,又没买到”。所以,更应该反思。反思没能及时补货的原因是什么?一方面造成公司的机会损失,更重要的是造成顾客的糟糕体验、影响到顾客对门店或公司的认知。
从这个角度,小米早几年玩得很溜的“饥饿营销”,会不会被铃木老先生所不齿?
顾客到店里买衣服,我们店员热情地陪伴左右、时不时主动给予介绍。是好,还是不好?
如果你给门店定的服务标准就是这样,,那...很遗憾,你可能还停留在卖方思维,顶多就是“为顾客着想”的卖方思维。
有些顾客,在逛店时不喜欢有人在旁边,有人在身边时会感受到较大心理压力。这样的服务标准很可能会把这一类顾客撵走。(当然,这里有个基本假设,这一类顾客也是目标顾客)
坐在屋子里想象出来的“为顾客好”,只能是空想。回到顾客的视角、走到顾客的行列中,才可能做到真正理解。
意识的转变与否,通常会直接地体现到决策过程。
已经尽了公司最大的努力。是不是足够了?老先生把这也归为卖方思维。
我自己有个经历。2008年左右,公司配的是港版笔记本电脑,电源适配器上的电源线插头本身很大很重,还要再配个转换头才能使用,携带很不方便。那时淘宝还没有很盛行,我选择电脑城、想买个大陆制式的三插头电源线。店伙计很用心地找寻、还跑了好多趟,尽了他最大的努力,给我找来一条又长又粗的电源线。便携性很差,问题没解决。
古语讲,行百里路半九十。大意是,如果目标是走一百里路,那么走九十里、也只能算完成一半。
回到顾客视角,我们要的是A,你尽了最大努力搞了个H出来。我们大概率不会买单,因为没有解决我们的需求。
在“满足或牵引瞬息万变的顾客需求”维度,老先生的提法是,用未来的眼光看过去。不要掉进成功经验的陷阱里出不来。从顾客角度,过去的好的体验,是现在、未来的起始点,是基准线。
国内很多企业,也经常性提到“站在现在看过去”、“站在未来看现在”。
听着都很有道理。路径是什么?怎么站在未来看现在?好像说不清楚。
老先生也没有掰扯得特明白。整体思路是,基于成功背后的底层逻辑、价值观,大胆做假设。约定俗成、惯例、都这样啊、习俗...统统不作数。高质平价的商品获得成功,背后的逻辑是,消费者对品质的关注(以前或许是为了享受便利、才在品质上做了妥协)。基于这个逻辑,可以大胆假设:精质高价的商品也会有市场(不能想当然地认为高价商品不会有市场)。
假设之后,就是推向市场、验证。再做新的假设、再验证。老先生在书中多次提到这一方法。我的印象中,好几个日本零售书籍中都有提及“假设-验证-假设-验证...”方法。
整体上。《零售心理战》是一本“思想交流、理念分享”维度的书籍。
虽然,书中提到了一些策略,比如,在费用支出一样的情况下,返现、返税费和优惠券,往往比直接打折更有效;也提到一些成功案例背后的思考逻辑;但相对比较分散、这些都是为了支撑最前面的那个核心理念:坚守“在顾客立场思考问题”的宗旨,行进中主动求变求新、以满足顾客快速变化的需求,升级产品、升级服务,更重要是升级认知和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