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的碎碎念(110)
晚上这一会儿的时间,就经历了掉线——连线——又掉线的循环。
晚饭,因为还有一点剩饭,我就先吃了,又给孩子现做了胡辣汤,盛好晾好后才让他出来吃饭。现在每次我见到他,都是拿着手机戴着耳机,吃饭的时候就更是这样,我也见怪不怪了。他在桌子那面边看手机边吃,我在桌子对面坐了下来,偶尔吃点零食。我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我的一个学生的事情,他偶尔会问一点问题,后来就显示出了不耐烦,口头禅就又冒出来了:你说的这些有什么意思?我淡定的说:就是闲聊的吧。一会儿,我又开玩笑:你看你,光顾着盯着手机吃饭呢,怎么没问妈妈吃饭了没呢?他就生气了,现在看来,就是感觉到被指责,有点恼羞成怒了:我问你一句有什么意思?好奇了才会问,我又对你吃没吃饭不好奇,干嘛要问?我说:我觉得这是家人之间很自然的问话呀!他争辩:家人之间还用得着说这样的好听话吗?你要认为我没问就是不关心你,那你就这样认为好了。本来一句玩笑,竟然引起了他这么大的反弹,看来我的感觉源点还是匮乏的。因为他有些不近人情的争辩,我的受害者模式又出来了。
碎碎念: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越来越冷漠了,对家长的付出和爱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对父母的关心更是少之又少。我怎么会培养出这么一个不知感恩不懂得珍惜的孩子呢?为了他,我承受了很多的压力,我扛起了很多的责任,值吗?他仅仅是对家人这样吗?如果他到外面也是这样,怎么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陷在这样的碎碎念里,眼泪不争气地滑落。
舒缓:我这样问的背后,本身就包含了对他吃饭时还看手机的抗拒和不知道关心别人的指责,开玩笑的包装掩盖不了匮乏的感觉源点,一向敏感的他当然一下子捕捉到了我的匮乏,于是激起了他的抗拒。在抗拒之下给自己辩解不是很正常的吗?我要的是什么?我要的是孩子关心我,我要的是孩子用高情商化解尴尬。那么孩子是真的一点都不关心我吗?不是的,他有很多次关心我的例子。孩子的情商真的那么低吗?也不是,他的人际关系一向也是很好的。我期待他也用一句玩笑话逗我开心,那只是我的期待,我只能在对的时机表达我的期待或者做出示范来影响他。
这样想着,感觉好多了。
快10点了,我想提醒他早点睡觉。可在我卧室喊他好几声都没回应,我想,肯定又在带着耳机写作业呢。对他这一段几乎一整天都戴着耳机,我提醒过他要保护耳朵,不能长时间戴着耳机,可并没有起一点作用。于是碎碎念又出来了:总是这么不听话,天天盯着手机,眼睛近视了;坐姿不端正,小小年纪颈椎就出问题了,现在又开始折磨起耳朵来了。什么时候能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呀?什么时候能听取别人的建议呀?不知道珍惜时间也就罢了,现在又作践自己的身体,唉,怎么这么不省心呢?
这样想着,就去敲他的门,果然是戴着耳机写作业。他问我有什么事?我一气之下说没事,直接回屋拔掉WiFi,越级调频就这样上演了!
群里也有很多妈妈担心孩子眼睛和身体的问题,师姐们支的招就是投射和舒缓,可我总觉得那样的舒缓入不了我的心,比如有师姐说自家的孩子一直看手机,眼睛也不成问题,可我觉得那只是个例呀,科学终归是科学,长期戴耳机有损听力,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呀。难道我要通过这样的舒缓让自己感觉好,再去投射孩子也会是这样的个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