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中小微企业的会计外包
从现阶段来说,小微企业的会计外包其实就是代账的升级版,但要求比代账高。随着各种财务软件(工具)的升级,代账质量也会逐步提高。
任何产品质量的提高,都需要付出成本,会计业务也不例外。
以中小制造业、服务业为例,用在会计方面(开票、做账、对账、报表、报税)的费用一般在年营收的0.2%~0.5%之间;用在财务管理方面(资金、内控、成本、业财融合、管理会计等)的费用一般在0.5%~1%之间。费用比例会随着营收的增长而降低。
很多中小民营企业对财务投入严重不足,造成基础管理陷于混乱的恶性循环,财税风险频发,内控失控,隐形损失无法估量。
还有,有点规模的企业将会计、财务的职能混在一起,财务人员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对外的会计报表上,无暇顾及内控、成本、业财融合。
会计外包是把会计、财务职能分离的最好办法之一,这样企业财务会把注意力用在内控、成本、业财融合、管理会计等方面。
但传统代账的质量堪忧。这些年接触过不少代账公司的账务,以及从代账公司出来的会计。
有的公司成长起来需要收回代账时,拿不到电子版序时账,要想将之前的会计凭证进入财务系统还得自己重新录一遍。
会计账混乱,往来账一团糟,实物资产没有盘点一说,除了银行存款能账实相符之外,其他科目没有对过账。
代账公司出来的会计虽然接触的行业比较多,但大多都在表面。
因为一人要处理很多家公司的账务,速度很快,但质量不高,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很难扭转。
以前我个人也觉得从代账公司出来的会计做过全盘,有其优势,可接触几位下来之后,发现调整习惯极难,这个难度远远大于其优势。
代账公司做账短平快,等着客户提供资料,企业会计需要深度挖掘,要主动了解业务主动去找资料。从短平快向深度挖掘是两种理念,改变起来非常难。
所以这些年对于代账公司出来的会计持保留意见。
在这里,不是批评代账公司以及从代账公司出来的会计。随着工具的发展,代账的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甚至可以向会计外包转型。
前段时间专门研究了一家代账软件,很好用。比如发票可以自动获取,部分银行流水也可以直接取数,进销存可以通过发票生成等。
从代账的角度来说,发票、银行流水、薪酬都是自动提取第三方的数据,即便没有纸质单据,也没有什么税务风险。
出纳填写收支类型以及辅助核算(比如单位往来),代账会计就可以自动生成凭证,大大降低代账会计的工作量。此时可以对代账会计提出新的要求,比如对账、税务规划等。
代账会计一旦与企业出纳(或财务对接人)对账,意味着向了解业务更近了一步,就有了增值服务的可能性。
这款软件价格不高,作为出包方(甲方)也可以买来让代账公司使用,这样数据都在自己手里,甚至不用寄纸质资料给代账公司。
另外再使用一个低代码平台,企业内部的台账都放在该平台里,对账就更方便了。这样,无形中代账会计就具备了转向业财融合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