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非洲穿越记》第十二章 旅人驴事
过境很顺利,但换好钱之后,已经没有去肯尼亚各个城市的车了。我们只能在边境小镇待了一晚。旅店很简陋,除了一张床,几乎什么也没有。水很稀缺,尽管有自来水,但每次用完,房主人就会用一条铁链将水龙头锁住。每次我们要用水,就得到处找他。晚上十点之后,铁链就不再打开了。
我们不急着去内罗毕,决定先到马萨比特待两天。第二天早上,我们坐上了去马萨比特的吉普车。吉普车行驶在壮阔寂寥的非洲荒原上,就像飞鱼穿行于浩瀚无垠的海面。一路尘土飞扬,偶尔看到一些驴和羊悠然地走在路边。
突然间,有头驴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之中,它正要穿过马路。但是车开得太快,司机来不及闪躲,直接撞了上去!那头驴摇摆着身子很不甘心地倒了下去。吉普车轻微地晃荡了一下。不过司机并没有停车,而是以更快的速度直接开走了。肇事逃逸!
我们在前面的村子被拦了下来。驴是贵重的财产,村民要求赔偿。司机拿不出那么多钱,只好打电话给他的老板。老板答应派人来解决。在此之前,我们像人质一般被“扣押”在那里,只能默默等待。
两个多小时后,吉普车终于重新启程,很快就到了马萨比特。马萨比特并无多少趣味可言,我们只待了一天,就去了内罗毕。
在旅行者的传言中,内罗毕跟约翰内斯堡、达累斯萨拉姆一样,是一个抢劫频发的高危城市。我们到达的时候是在晚上,四个人都显得特别紧张。为了避免走夜路带来的危险,我们直接打车去了预定的旅店。
第二天我们在内罗毕市区闲逛。内罗毕是我离开埃及后,第一个感觉是“大城市”的非洲城市。市中心高楼林立,有写字楼、大型超市和IMAX影院等大都市应该有的硬件配备。尽管有着种种恐怖传言,白天的内罗毕看起来很安全,主要街道都有扛枪维持治安的警察,很多人边走路边玩手机。作为一个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肯尼亚的报刊杂志、电视媒体、路边广告都是英文,街上还有不少卖廉价英文书的小摊。路上随便找个人都能讲英语,而且毫无意外地比你讲得更好。这对旅行者来说再好不过。
只待了一天,阿幸和小熊就去了纳库鲁。我和阿强继续留在内罗毕。之后阿强准备到坦桑尼亚,然后离开非洲,去尼泊尔见女朋友。我则要去拉穆岛和蒙巴萨。我们都没有去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据说这个时节动物们都跑到坦桑尼亚去了。
最后一天我和阿强在街上溜达的时候,突然被两个警察叫住了。警察让我们出示护照。我们的护照都放在旅店里,只带了复印件。但是他们只认原件,又不愿跟我们回旅店拿,而是要把我们直接带到警察局去。
就这样,两个警察一前一后“押送”着我们。来到一处人少的地方,前面那个警察突然停了下来,悄悄地让我们请他吃饭,这样就不用去警察局了。原来他们并非真的要把我们送去警察局,而只是想赚些外快。真是岂有此理!我不知哪来的胆量,生气地指着他大声说:“我们只是游客,护照就在旅店里,去了警察局,我会跟你的上司好好谈谈!”他好像被吓住了,不再作声,只好放我们走了。
晚上七点,我坐上了去拉穆岛的夜班车。汽车行驶了一晚上到达了蒙巴萨。我以为拉穆岛离蒙巴萨很近,不成想汽车到达蒙巴萨之后还开了十个钟头,更不成想这十个钟头几乎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司机倒是开得很顺溜,一个劲儿地往前冲,就像在跟人比赛,每超过一辆车,他的嘴角就会露出志得意满的笑容,还鸣笛一声,以示庆祝或炫耀。要是哪个不知好歹的后生胆敢超了他的车,他更是肾上腺素飙升,屁股朝后一靠,身子往前半倾,眼里射出凶光,像饿狼追捕兔子一般往前冲去。
只可怜了我的屁股,一路跟着车轮的节奏在坑坑洼洼里起伏摇摆,时不时还会蹦跶起来,再狠狠地摔在硬邦邦的座位上。天气非常炎热,扬起的尘土从怎么也关不上的窗户里肆无忌惮地涌入进来。我不得不将头巾变作口罩套在嘴上,却干瞪着眼任由弥漫的灰尘把我的黑头发染成灰头发。
一脸窘迫地坐着小船来到了拉穆岛。它让我失望了。没有漂亮的白沙滩,没有宝蓝色的海水,没有大海一望无际的壮阔感。这是拉穆岛给我的最初印象。但是住了几天之后,我却身不由己地爱上了它。
岛上的居民非常友善,这里可能是肯尼亚最淳朴的地方。我的船刚到岸,就有人主动来帮我提行李。在狭窄逼仄的巷子里行走,他们会自觉地让到一边,等我先过。刚来的第一天,我吃完晚饭找不到回旅店的路,问了一个年轻小伙子,他带我穿过黑漆漆的蜿蜒小巷,径直把我送到了旅店门口,我连感谢的话还没说完,他就刷刷刷地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走在海边,当地人笑容满面地同我打招呼,真诚地欢迎我到拉穆岛。
![](https://img.haomeiwen.com/i2578032/978f630191ca1be6.jpg)
岛上的人用“jambo”打招呼。Jambo是斯瓦西里语,意思是“你好”。这大概是岛上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话,不管是朋友还是生人,见面都先问候一声“jambo”。就连很小的孩子,见到我都大方地说“jambo”,丝毫没有中国孩子的羞怯。
我的旅店叫poly poly guest house。“poly poly”也是斯瓦西里语,意思是“slowly,slowly”(慢慢来,慢慢来)。这也是岛上居民的生活理念。他们做事不紧不慢,走路优哉游哉,仰望星空不用思考哲学,出海捕鱼只为日常所需。
拉穆岛的民居很有特色。民居大都是楼房,外面的墙壁被刷成白色,房顶盖的都是茅草,看起来独具一格,很有意思。不少人家在楼顶建了一个茅草亭,亭子里放着桌子和躺椅,有些还有吊床。坐在亭子里喝茶看海,或者睡在吊床上看书,都是打发光阴的美好方式。房屋之间或者自家的院子里,常常种着几株红花绿树,完美地呼应着白云蓝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2578032/26e22bcd69750766.jpg)
岛上的治安很好。在肯尼亚的其他城市,我绝不敢拿着相机在街上招摇过市。但在拉穆岛,我却成天都背着相机,贪婪地猎取着从日出到日落的人文景观。拉穆岛历史悠久,很早就被列入世界遗产,据说郑和的船队就曾途经此地。岛上曾有繁荣的象牙和奴隶贸易。不过如今它却与世无争,游人零星,安静地躺在印度洋的怀抱之中,远离都市喧嚣,又不完全避世。
拉穆岛以驴著称。有人告诉我岛上有两千头驴,有人告诉我是五千头,还有人说是一万。不管怎样,驴子多是事实。岛上几乎没有机动车,驴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人们用驴驮砌墙的砖块,驮蔬菜水果和粮食,驮任何可以放在人的肩膀上或顶在头上的东西,甚至有人坐在驴背上,优哉游哉地在小岛上晃荡。有些驴独自在小巷里漫步,就像神牛大摇大摆地出现在印度的街头,不同的是,神牛在印度受到特别尊重,驴在这个小岛上却没有那样的礼遇,有时还会被暴躁的年轻人踹上两脚。就像在瓦拉纳西你要特别当心脚下的牛粪一样,在拉穆岛你一不小心也会踩到驴粪——如果这样,就摸摸头撇撇嘴感叹自己的幸运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578032/bde229327880612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78032/25d730c38412f7b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78032/cb092e069682b2eb.jpg)
离开拉穆岛之后,我去了蒙巴萨。蒙巴萨是一座崭新与古老交汇的城市,旧城里还保留着古老的木质建筑,耶稣城堡似乎还能听到轰隆的炮声,新城里则建起了高尔夫球场和整洁新式的建筑。但蒙巴萨并不安全,不久前新闻里还报道了一起德国女游客在街上被枪击的事件,之前在亚的斯亚贝巴碰到的中国人也劝我不要来,因为她就亲眼目睹了一次抢劫。我虽然没有带任何贵重东西,还披着脏兮兮的衣服,趿着劣质的人字拖,看起来吊儿郎当,实际上却提心吊胆。只待了一天,我就赶紧买了回内罗毕的车票。
我在内罗毕办好了坦桑尼亚的签证,又在渣打银行取了些钱兑换成美金。准备充足之后,我坐上了去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的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