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让你能够做成事的7种武器
知易行难,很多事情,看着容易,做起来很难,为什么会这样呢?
能力不够,方法不对,手段不足。
《如何让你想到又做到》一书,提供了7种武器,学会它们,你能大幅度提高你成事的概率。
改变你原有的行为,做成事,只需要两步:
第一步,判断你的行为是哪一种行为。
第二步,选用7种武器中的几种,改变你的行为。
在判断你的原有行为是哪一种之前,
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这7种武器:
1,阶梯模型
也叫小步子原理,就是把做事情的过程,拆解成小步骤,甚至拆解成动作,降低任务的难度。
2,社交磁力
就是利用社群效应,在群体的相互影响下,行动合一,提升完成任务的勇气。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3,要事为先
就是把你想做成的事情,摆在重要位置,优先考虑,优先安排,优先解决。
“要事第一”。
4,极度容易
把事情变简单,是最有效的极度容易的方法,路线图、寻宝图、导航器等,都是把事情变容易有效工具,提前做好行动方案,应对预案,也是事情变容易的有效策略。
5,行为在前
先行动起来,在干中学习,在干中总结,是把事做成的有力武器。
“屁股决定脑袋”,“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这些都是提升你神经记忆的有效手段。
6,致命吸引
让你持续地投入一件事的最好方法,就是把这件事“游戏化”,而游戏化的内核,就是你的行为、反馈、奖赏形成了一个闭环。
你得到的奖赏,会极大地刺激你,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7,反复铭刻
不断地去重复做你想做的事情,直到把这件事情深深地铭刻在你的内心。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你每天的行为类型是哪一种?
我们把它分为3种类型:
1,自动行为
就是人们无意识做出的事情。
比如,有的人会不由自主地咬手指头,有的人会不思索地挖鼻孔,有的人一有空就不自觉地拿起了手机。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自动行为,都是不好的,生活当中,也有很多好的自动行为,比如,在排球比赛中本能地跃起拦球,或是篮球比赛时本能地将进篮的球截断;冲到大街中央一把抓起不小心跑到马路中央的孩子,把他救回来;在吉他上弹奏一段你练习过上千次的和弦;用多年来习惯了的方式刷牙。
既然是无意识做出的事情,要想改变它,就必须有意识地使用条件反射原理,借助外部力量。
你可以采用武器是极度容易和反复铭刻。
比如,你选择戴上手套,就很容易地解决咬手指头和挖鼻孔的行为,你把手机放进皮包里,就很容易地解决一直想看手机的问题。
反复铭刻就是把无意识的这些行为,有意识地去强化,比如,你可以列一张提醒的单子,贴在你工作区显眼的地方,随时提醒你较正这些不良的自动行为。
2,冲动行为
是人们在受到内心强烈驱使或在愤怒的状态下所做的事。
比如说玩网络游戏上瘾,追电视剧不眠不休,剧手机、看视频没完没了。这些行为,其实都是为了满足你自身短期的一个快感,爽感。
再比如,在愤怒的状态下去发泄等等。
冲动行为接近自动行为,这就意味着对应自动行为的武器——极度容易、反复铭刻,同样有效。
另外,人们在冲动的时候,是有察觉的,不是毫无意识的,所以我们还可以应用社交磁力、阶梯模型等武器,让朋友来干预你的冲动,想办法缓解你冲动的情绪。
我追剧上瘾时,经常采用的办法,就是去网上搜剧情介绍,知道了结局,冲动追剧的劲就没有那么大了。
3,常见行为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试图改变的行为,大部分都是常见行为。常见行为是人们反复做的事情,至少在做的时候,他们有部分时间是有意识的。
改变常见行为需要使用更多人对所作所为有意识时使用的武器。
比如,你想学习写作,你可以报一个班,参加一个训练营。
在训练营里,你有了老师和同学,他们可以激励你坚持下来,这就是社交磁力。
训练写作的课程,通常都是分阶段、分步骤的,这就用到了阶梯模型。
训练营中,导师会拼命要求你完成作业,并强调作业练习的重要性,这是要事为先、行为在前。
训练营导师,提供了各种类型的写作模板,让你采用填空式写作,问答式写作,这就是极度容易。
经过一个阶段训练,你有了很大进步,导师会对学员进行奖励,有精神的,还有物质的,你受到了鼓励,学习更起劲了,这就是致命吸引。
通过一个阶段的练习,你完成了大量的写作练习作业,你已经掌握了写作的基本套路,这就是反复铭刻。
你看,一个练习写作的行为,用到了全部的7个武器,结果达到了大于7的效果。
结论
旧的行为,只会有旧的结果。
行为改变很困难,所以,大多数人才会一直重复昨天的故事。
困难不代表不能改变,改变行为有7种武器,它们是阶梯模型,社交磁力,要事为先,极度容易,行为在前,致命吸引,反复铭刻。
但是,你别指望知道了这7种武器,你就能改变行为。
你需要把它们全部应用到你的行为改变中去,只要你坚持,再困难的改变,也是能够实现的。
记忆关键词:阶梯——社群——重要——容易——行为——吸引——铭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