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佛教
很久以前每当听到佛教歌曲总觉得距离我好遥远,不知从何时起,我不但喜欢听佛教歌曲,而且还有意去搜寻,心里是一阵阵的悲喜交加呀。印象中佛教就是让人四大皆空、逃避责任、隐居修行以及不吃肉不喝酒,而我是多么世俗的一个人呀,典型的无神论者,怎么会也会含着眼泪欣赏佛教歌曲呢?难道,难道我到了老年了么?我总觉得老人们才会喜欢佛教的。
上网查了一下,定义为:一个人只要心中有慈悲、有善心、有觉知,就是一个佛教徒。衡量一个真正的佛教徒的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觉知。而不是你所做的表面文章,譬如说:不吃肉不喝酒不打牌等等。
如果一个人狂妄自大,即使他每天在深山老林里修行,他也不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相反,一个人即使吃肉喝酒打牌生活奢侈,如果他知道“人的生命有限,人只是地球的匆匆过客,灵魂住在肉体里,灵魂不会衰老”,那么他其实更接近佛教徒。这就是觉知。如果认为避世修行、不吃肉不喝酒,放弃享受好的食物和住宿,就等于是佛教徒了,那是一个极大的误解。
事实上,佛教徒真正的修行是精神上的修行,精神上的修行还会让你如何真正庄重的恰到好处的享受更多物质生活。你的经济条件好,你尽可以疯狂购物享受生活,佛教并不是让你苛刻对待自己,而是不要对财富贪婪和执著。
你可以是“有一个佛堂,一尊佛像,去寺庙,念诵皈依的偈颂”,也可以是“即使在舞池跳舞的时候,依然忆念真理”。
佛教重实质而不重形式。佛教是中华文化的主流,自东汉传入中国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凡是人类从野蛮进化到文明的一切总成绩,都可以叫文化,而佛教的哲理部分与儒家道家等相结合相融合,为中华文化放射出灿烂的光芒。语言是一种最直接的文化,大量的口语,如:世界、如实、实际、平等、现行、刹那、相对、觉悟、意识、忽然、绝对、清规戒律等都来自佛教语汇,如果彻底摒弃佛教文化,那么,我们连话也不会说了。
佛教很难懂,但是佛教音乐就没有那么复杂,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感受到佛教音乐传达的感情,修身养性,佛教音乐起源于印度,佛理融入了音乐中,欣赏佛教音乐感觉很清凉和安宁还有喜悦,促使人们进入善良的美好思想境地“为善最乐”,会感觉到人生的圆满和吉祥,抚慰人们心灵的悲和苦。欣赏佛教音乐好像是一次精神上的漫游和旅行,在天苍苍野茫茫处与云齐飞,与霞共色。
梵音传唱、响彻苍穹;般若莲花,声声入耳。能从佛教音乐中找到自己的心灵归宿产生精神上的共鸣,怎么会不热泪盈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