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沟通与把握—落叶有声,行云君的语文遐思
前 言
最近,是下定决心了——好好读书,好好澄净灵魂。所以回过头来,又读了集美大学施茂枝教授的《语文教学: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一书,感受与之前又有不同。
几年前无意读到此书,便已大受震撼,连续几个通宵读书、笔记、写感受……连我自己都有些惊异自己——除了金庸的小说,还没有什么书我能够这样阅读……
在重读的过程中,我注意到这样一个词:在提到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之间的相互矛盾的时候,施教授用了“沟通”一词。为什么要用沟通呢?这就本文我想为自己梳理的问题。
把 握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自己对于语文学科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之间的相互矛盾,一直以来都有意无意的喜欢“把握”这个词语。为什么喜欢把握?因为这“一词在手”颇有“”天下我有”的感觉。首先把握了文本,即施教授所言学科逻辑,教什么,不教什么,怎么教,教多少都由我决定,这样的课堂我更有信心。其次把握学生,学生学什么,怎么学,都由我掌控,这样学生的学习我比较放心。我想这就是所谓“师本位”的吧。
只是,课程改革以来,一直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但为什么我,包括我目力所及的范围内,师本位还是课堂主要生态呢?这个问题比较大,我还没深入的研究过,这里就提一提,不再讨论。
沟 通
“沟通”这个词为什么好呢,是因为体现了科学的态度,尊重了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之间是存在矛盾与冲突这一事实。比如生字的音形义是它的学科逻辑;学生识记、理解、复现、运用是它的心理逻辑。打通其中关节的就是我们教师根据它们的相互关系而设计的学习活动。
但是要知道这种相互关系,因为具体学习内容的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习惯,心理状态,阅读期待,发展水平等等的不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当的进行调整的。因此“把握”显然是不行的(谁也无法把握所有问题),只有“沟通”才能体现这一复杂的互动关系。
另一个问题是讨论“沟通“与”把握”是不是在文字游戏?不是,“把握”是“师本位”的惰性思维,忽略学科逻辑与学生的心理逻辑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撒一把种子看运气。而沟通是积极思维,强调的是根据二者的相互关系合理的安排学学习活动。是科学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