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依然坐下来写

2016-10-09  本文已影响20人  我叫张小頔

5/100

连续休息25天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晚上十点下班,略困。时间不够,没有输入,只有碎碎念比较合适了吧,但是碎碎念都有点无从下手,在隔壁古典老师桌上随手翻开一本书,其实是被书名吸引“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

此刻,我正是,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依然坐下来写。

作者是美国人,译者的水准的确算不上高,仅仅看了个开头,就有点犯尴尬癌了,不过看到一个观点还是挺吸引我的,也是可能之前没有这么想过或者特意的做过。

“花一个下午不要说话,同时继续做你平常做的事情”,这是一个让我们体验静默的方式,宁静或者静默,其实是这个世界上非常需要的特质。我们的社会是建立在说话上,说话,说话,说话,那么这些话是从哪里来的呢?话语来自静默,声音和静默彼此相连。

大概可以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这里所说的静默,并非是让你想说话的时候闭嘴,而是希望通过某种形式,建立和“静默”的关系,更好的去思考,去感受,去体验身边的很多东西,然后可以自由的在说话和静默之间互相切换。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和朋友约起爬山时,上山时保持静默,下山时一路说话,她说,因为静默,更能注意到分叉时的之字形山路、那株单独挺立的黄松。听起来蛮有意思,有机会可以试一试~静默让我们与自己产生连结,对话让我们与朋友产生连结,而这二者都可以让我们心情愉悦。

接下来会快速翻完这本书,有喜欢的观点会继续记录。

—————— 我是分割线 ——————

同时,今天在工作期间,看到一个关于“如何消化”知识的方法,感觉也很有趣,记录之。

1.首先给想要学习的知识做好储物柜

简单说,就是题纲,可以参考一些系统的书籍或课程大纲,把你想要学习的东西逻辑框架和内容详细的列出来,后面学到的东西,可以随时往框架里套。

2.不论看到或学到的属于框架中的哪一部分,都有这么几招

首先,识别信息中的事实、观点,哪些仅仅是情绪的感叹跟主题没有任何关系

可以用表格来呈现

①结论是什么

②支持这个结论的理由是什么

③支持这个理由的事实是什么

其次,要根据事实与观点的对应关系找出知识背后的结构;

可以尝试用树状图来呈现

再次,再用自己的语言对其进行概括总结。

如果有一句话或者最简略的话概括,你会怎么说?

最后,理性地评判所学的知识。

任何知识可能都存在漏洞或不完善,给自己留一个质疑的空间,并为你的质疑找到确定的依据。

至少看完之后,感觉实用性很强,准备后面尝试一下。

OK,今天就这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