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心理学解析狂想

2020-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曲晓岩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经常听说,但是心理学的解析没有见过,受老师启发,我也来胡诌两句。

1.三岁看大

1.1 人生的前三年是一个人感知觉发展的关键期。

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起源,没有感觉一切较复杂、较高级的心理现象就无从产生。

感觉和知觉都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知阶段。

通过对感性认识阶段的加工,然后才能达到理性的认识。

如果三岁之前,感知觉这部分没有发展好,就是基础没有打好,可以相见,以后的发展会比较艰难。

1.2 三岁是自我概念的原始形态或者说是自我概念的第一阶段基本形成的时期。一个人的生理自我如果都受到限制,自我发展的后面两个阶段(社会自我,心理自我)是要补上这一课的。

1.3 按照艾里克森的观点,三岁完成希望品质,意志品质,目标品质的发展。我的理解是,在这个阶段能看出来,安全感和主动性的差别,这一阶段发展的是敢不敢,愿不愿的心理品质。或者说是,3岁可以看出,你能不能跨过安全需要的层次到更高层级的需要,有些人终其一生也只是在追求安全需要的满足而已。

2.七岁看老

2.1 皮亚杰的脱自我中心。7岁可以脱自我中心,也就是说你有能力做到觉察,知道自己不知道,具有共情的能力。有些人终其一生可能都没有办法脱自我中心,发展不出来共情的能力。

2.2 艾里克森的理论,这个阶段发展的优良品质是能力品质。能力决定什么?这个就不用说了

2.3 按照自我概念发展的话,那么在7岁的时候发展的是社会自我,发展的结果也可以说是一个人社会化的情况。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社会化的结果有4种。

2.4 7岁也是一个人道德发展和同伴发展的关键时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