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的沟通方式蒙蔽了爱——《非暴力沟通》第二章读书分享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下》的一句话,指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
国学经曲《三字经》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就是说人生下来的时候原本都是一样的,可以说都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了变化,善良的本性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但是,无论在家庭生活,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都希望爱别人,同时也渴望得到别人的爱。因为在付出爱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都能如我们所愿,那世界就像一首歌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很多时候,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什么原因呢?《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异化的沟通方式蒙蔽了爱。
什么是异化的沟通方式?语言和表达方式的负面影响,造成了彼此的疏远和伤害。
我想从道德评判和比较评判两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感悟。
道德评判
就是用道德来评判人,在这方面我们犯的错误比较多,主要表现在一旦遇见不喜欢的人或不理解的事,首先想到的就是别人有什么不对。
我在这方面遇到的问题比较多,一方面来自领导的压力,在工作日志本上,待处理的事项只能用增多了或是减少了来统计,因为从来没有清零的时候。虽然我总是盼望有那么一天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心里没有一点负担应该是什么样的感觉。
另一方面,职责所在范围内,把工作分解下去,再去检查监督落实情况,也是一件很烦琐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学识水平、工作能力、经验不同,完成任务结果会有很大差异。
比如,我在等待的某人或工作反馈迟迟不到,就会想,“他就是故意的,就是要给我难堪”。或者埋怨领导布置的任务太多,而且紧急又重要的事项也多,便会抱怨“这领导没人性,太过分了”。如果领导对工作的细节问得多了一些,就认为“这领导真事儿多”。如果我要注重细节,就又要认为别人“太粗心大意”。
其实,这些评判反映了我们的需要,一旦达不到自己期望的结果,我们的愿望没有及时得到满足,就认为别人有问题,总是在指责别人。暴力冲突的根源在于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忽视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将问题归咎于对方。
正如马歇尔说的“所有的评判都是未被满足需要的可悲表达。”评判里暗含着你的期待。比如我们在简书当中给简友的文章留下的评论,实际上也反映了我们对他的价值观的认同。
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是大家站的角度不同,都是从自己的认知和角度出发的。
比较评判
我们习惯于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就是使自己过上悲惨的生活。因为比较总是去与我们目前状况好的人或事进行比较,这样情形几乎每天都在我们的身边上演。比如比房子、比车子、比收入、比老公、比孩子等等,正是这种比较,会觉得自己比别人活得惨,这种比较蒙蔽了我们对人对己的爱意。
比如,邻居的小妹不满意她的老公,“你看看张大哥,人家现在是老板;王老五又换辆新车……”“你要是听我的,咱们家也早就发了……”这些话我都听出茧子了。
她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肯定是不开心的,脸上挂着的是恨铁不成钢的愤怒。她的老公出来进去也经常是像别人欠了他们钱似的黑着脸。
一个人的不开心,导致两个人的不开心,更加导致邻里之间都不愿和他们交往。自己的日子过不好,也影响别人的情绪。
从他们的身上,我也吸取教训,不拿自己和别人去比较,不要把对自己的和对他人的爱意丢失了。
异化的沟通方式降低了我们对友善回应的可能性,使我们难以体会心中的爱,也正是异化的沟通方式蒙蔽了爱。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爱的语言,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好好说话,多说好话。
谁都愿意和有修养的、高能量的人在一起。那就从现在开始,用爱的表达方式——非暴力沟通的手段,来表达我们内心真正的想法,充分感受爱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