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桃花源记》备课

2022-02-13  本文已影响0人  语味悠长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把握课文大意,掌握古今异义等常见文言现象的特殊用法。

2.反复诵读课文,体味文章语言简洁凝练、意蕴丰富之美。

学习活动:

一.了解陶渊明。

说一说他的相关事迹。

师:陶渊明是东晋时期伟大的文学家,在《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作者实现了理想与现实的有效连接,描绘了令人向往的生活状态。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美好的理想世界。

二.读文释言

1.一读,发现“桃花源”。

(重在读准,读出节奏感,发现“桃花源”,引导学生了解桃花源外在之美:“夹岸数百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自由诵读。对照课文,圈出重要和需要探讨的文言词句。

(2)指名朗读。注意“髫”“诣”的读音,以及“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的节奏。

(3)文中渔人是如何发现桃花源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子

(4)体会文章谋篇之巧发现桃花源—展现桃花源—寻觅桃花源。

(5)自主学习,对照注释尝试翻译文章大意,圈画不理解或有疑惑的地方。

2.二读,走近“桃花源”。

(重在悟读,走近“桃花源”,体味桃花源人情之美。)

(1)课堂活动。试说课文(说给自己听,说给同伴听)。

       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问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 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设计意图:读准和圈画重点词句,有助于发现学生在翻译时的漏洞或不足。)

(2)默读第1段想象画面,谈阅读感受。

(3)指名朗读第2、3、4段,谈阅读感受,体会桃花源的神奇之处。

(4)桃花源有哪些地方与外面的世界不一样?

(设计意图:读通,随文释义,言文并重有助于提升学生解读文章的广度与深度注意文章中特殊的文言现象,如省略句、古今异义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