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刨根问底来读书

《大秦帝国》读书笔记第十一天:一个“拖”字,解决了秦国赋税与旱情

2021-03-11  本文已影响0人  我爱刨根问底58
嬴政

秦王嬴政十二年五月开始,战国七雄开始经年经月干旱。天下民众不堪其扰,开启西进闸门,络绎不绝的人群像潮水般涌入秦国。

面对如此极端干旱天气,秦王嬴政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秦国的用水问题,开始以民用军粮、举国上马郑国渠的修建。

大秦帝国

全民修建郑国渠第二年春夏,秦国干旱天气依旧继续。此时,秦国粮食官仓余粮只剩不到四成,而郑国渠依旧进行中。什么时候完工,还是个未知数,去年的税赋也该有政策。可依照嬴政的治国方略根本,同时也是攻击吕不韦的根本——依律治国,也受到了很大冲击。究竟该怎么办?是以民生为本?还是以商君变法为本?巨大的焦急彻底吞没秦王嬴政、满朝文武。究竟选哪一个?问题是不管选择哪一个,都有莫大的缺陷。

如果选择商君法律,按例征收赋税,就无视百姓实际,有可能极端状态造成民众暴乱,社会不稳定。可事实是:民众饭都没得吃,肚都填不饱。哪来的钱交赋税?哪来的体力服徭役?

如果选择重视民生,免除赋税、开放秦国山林,秦人则可凑付安度灾年,百姓当时感恩涕零。可风波过后,秦国的立国根本究竟在哪里?立国之本就会受到冲击,民众也有可能会质疑。极有可能再次怀念吕不韦的宽政政策。

两难之地,两难选择,两边危害,都深深烙在嬴政的心坎。究竟该怎么办?秦国的局面,彻彻底底一火炉,结结实实地架在嬴政的双肩。

李斯

绝望之余,当时远在郑国渠的河渠令李斯进言:

法不可弃,民不可伤。臣之谋划:荒年赋税不免不减,然则可缓;赋税依数后移,郡县记入民户,许丰年补齐;日后操持之法,只在十六字:一歉二补,一荒三补,平年如常,丰年补税。

得到李斯进言,嬴政犹如干旱的心灵缓缓飘进如丝的细雨,心里明亮了,阴霾驱散了。秦国有救了,国本稳固了,民生有望了。

法不可弃,强调国之立国根本。民不可伤,强调民众安危挂在心。“然则可缓”,重在强调一“缓”字。这是李斯进言的核心,也是精髓所在。事实上什么也没改变,时间的改变却能成大事。往后缓一缓,往后拖一拖。赋税解决了,民心稳定了。

可是冷静地想一想,仔细地捋一捋。“缓”是什么意思?新华词典有云:

1.迟;

2.延缓;推迟:

3.缓和;不紧张;

4.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

在李斯上书中,缓则选择第二个“延缓,推迟”的意思。而现在我们所熟悉的“拖”从某种角度讲,与“缓”是异曲同工之效。

“拖”是什么意思?新华词典有云:

1.拉着物体使挨着地面或另一物体的表面移动;

2.在身体后面耷拉着;

3.拖延;延续;

4.牵制;牵累;

5.用拖把擦地;

6.姓。

此情此景,李斯上书选择第三个意思“拖延;延续”的意思。

到此,恍然大悟。我们平常恨之入骨的——拖延症,用在解决秦国举国难题时,竟成了灵丹妙药!

你想到了吗?

直至夏种节后,郑国渠开渠放水成功,郑国渠正式投入运营。之后秦国再也没受过这样的法、众,如何选择的煎熬。

秦国到此,彻底解决举国用水问题,进而国力得到更大提升,以后有长足的各项支援,使秦国东扩,再无后顾之忧。

其实,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拖,在一定程度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某些方面,想清楚也可以实施。

比如:遇到很糟心的事情。你就可以缓一缓,你也可以拖一拖。加长时间,把不利的因素冲淡,然后自己轻装上阵,已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不也更好吗?

至于什么事情该雷厉风行,什么事情该拖一拖?大家仔细想想,仔细总结。只要是拖一拖,真正对事情、对自己好,就可以缓一缓。不用不好意思。说到底,效果为大!

预知后面如何,请看明天《大秦帝国》读书笔记十二。

作者:王跃英,爱思考,爱行动! 笑一笑,走一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