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野史集锦我们的时代百年工匠

极端的求存教育没有出路2

2020-11-01  本文已影响0人  安定区张虎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国家求存与个人求存相违背,两者各自独立,没能和谐统一,就是知识积累与创新能力两者未能协调统一。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创新无从谈起,但创新却跟知识积累在一定程度上成反比,这我在前面已有论述。

        当今世界,国际法则就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落后就要挨打。科技乃当今世界的第一生产力,因此,国家科技落后,就是国家落后,但光学科技还远远不够,即使再努力学世界上先进的科技,你还是落后的代名词。原因有二:

        一、先进的科技,你想学,别人也保密不让你学,因为这关系到自己的国家能否领先世界。

        二、现代科技更新换代太快,即使你采用各种手段搞到尖端科技,若没有创新能力,再过几年你仍然落后于他人。

        因此,当今社会国家求存的唯一方式就是科技创新,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培养出世界一流的创新型人才,这是国家重视教育的唯一目的。

        可现实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却是唯成绩论,也就是应试教育,当然,应试教育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就出在应试内容上。我们的应试内容几乎全是考查纯知识积累,对知识的产生过程缺乏探索,重知知的死记硬背。这无疑抑制了人的创新能力,因为知识的产生过程也是一个创新过程,只有懂得旧知识的产生,才会创新出新知识,我们应该多学探究创知识之法,而不是单纯一的记住旧知识,这才是当今社会学习之根本。

        当然在不合时宜的应试教育的指引下,学校教育迫于形势压力,重知识积累,几乎抛弃创新意识的培养。由于考试内容是纯知识性的东西,所以,死记硬背、勤学苦练成为提高成绩最有效的法宝,甚至有时做题都不是练思维练能力,而成为记题型,也搞成了死记硬背。再加上竞争压力过大,有些教师学生想训练创新能力,由于考不出好成绩,也选择了放弃。

        不知何时,考试成绩成为评价学校优劣的唯一标准,这种错误的评判方式已深入人心,已无人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同样,评价教师个人能力的高低也同样如此。不管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生家长,人人皆认为如此。毕竟从事教育的人只有少数人,当社会上的其他所有人都认为考试成绩是一个学校优劣的标准时,教育就会被外行所控,一切都按照外行的意志而为。这样一来,教育行业就对教育就没有了发言权,一切都绕着外行转。比如现在,教师好不好,家长说了算,学校好不好,家长说了算,因为家长只知道考试成绩好的学校就是好学校,教学成绩好的老师是好老师,这就引发了择校热,使学校处于被动地位。

        孰不知,学校教育是为国家机器服务的,教育工作者是为国家培养所需之人的,应该具有独立性,以国家的意志为意志,岂能被其它各行各业的人士所控。当前,教育行业可以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形势不可为不严峻。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只为国家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不是为学生家长考出好成绩服务的。

        我们不妨看一看,现在对学校、教师的评价,都是以学生家长的意志为标准的,不是以国家意志为标准的。好学校、好教师,不是家长说了算,而是国家说了算,这才是正常的教育。当然,世间一切都没有绝对,就在当下,我看教育应该还是向国家意志这一方靠拢靠拢,让教育不要再左右逢源,恢复一点独立性。

        只要教育在基层不被他人所控,以国家意志为意志,培养创新型人才,并为学生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满足他们的求存心理,一切便迎刃而解。这当然还需教育部门下一凡功夫,吃透国家意志的同时,努力得到其它各行各业的支持与配合。实事上,个人求存若脱离了国家求存,个人再努力也只是妄想,最终也会危及到自身,我们不可忘记国际丛林法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