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c地推杂谈

2020-09-18  本文已影响0人  逸浪的2046

看了2020年年中iResearch出的生鲜行业的报告

出乎意料的能看到我们公司跟 阿里美团能在一张图里面

劣币驱逐良币

能感觉得到市场洗牌

从第一次接触一线用户 粗略了解我们的目标用户对产品了解程度浅谈目前短板遇到的困境

iResearch

每日优鲜 叮咚 的菜品可能是“劣币”

菜品不好 库存菜 从采摘都手上的时间长 报损率高 但是这些菜的价值不在于菜本身

而是在于满足用户的需求 

从近一段时间我在地推过程中看到的实际情况中 单一用户对多app平台接受程度在77%以上

手机里面有叮咚 有每日优鲜 有盒马 有京东

基本上所有的APP都能满足即时性购买的需求

那么在即时性需求被满足以后 再来考虑 菜品质量 价格幅度 这一类的

这里就不涉及到一个鸡生蛋的问题了

必然是先有用户需求 才有供应链 价格 等等等等

供应链必然重要 但是用户可能不会等待

一旦教育完用户 靠资本靠补贴的平台型app让红海出现 红利时代会来临

资本逐利就像是赌博一样 你以为1块钱可以赢10块

等你用1块拿到了10块 你以为补贴一直在 你一直用

然后被运营用策略让你忘了本来要买的东西的价格

最可怕的时候你觉得还挺实惠的 决心保持忠诚度

阿也 被套牢了说

饿了么会员体系的改版就是进一步缩减补贴 从红包到吃货豆 就是紧缩优惠的表现

而互联网时代都是唯快不破 产品敏捷落地 先抓核心需求

再来看自己面前这个app

现在看起来挺好 数据不错 但是核心竞争力又是什么

可能是一种折中的需求的集合 前方布满荆棘 

说灵活性肯定不如前置仓 价格肯定不是最便宜的 品质不一定能压制永辉

平台盈利的本质还是赚取单品差价而产生毛利率

而流量变现就是这样的基础了

以前没有思考过为什么

对于购买频次up、近期购买量up的商品,显示“近一周售出xxx件”、“近x日售出xxx件”、“近24小时售出xxx件”等内容。

只是有一个这样的需求 在体验设计跟产品高度融合的移动互联网

销量信息会进一步促成用户购买点击成交这样

用交互思维来看地推

地推的目标需要转换理解

其实就是 让更多有”能力“的用户参与到地推中

影响他们能力在体验设计里面就是老生常谈的 自我驱动&外部阻力

自我驱动力就是用户有足够的能力来做一些事情 例如:时间/金钱/需求/脑力

用产品思维来看 降低活动门槛 有效能增加用户基数

而外部阻力就是用户lost在某个环节

这就是整个地推的体验设计需要负责的环节

 好比地推活动的流程太复杂 按钮位置不明确 地推人员的话术意思没有传递到位

或者奖励机制没有触动用户 都有可能阻碍用户参与活动

昨天跟我的leader简单聊过 有提到闭门造车 “自嗨”式设计

毕竟设计师离用户末端还是太过于遥远 

所谓的活动地推在第一天拉新是很困难的

需要构建一套从第一阶段参与活动 第二阶段引导 第三阶段留存

企业的目的还是最终为了盈利

目前应该就是拉新靠线下活动 留存靠线上活动

而整个体验的服务设计这个流程 需要跟产品的核心价值关联 培养用户对产品的使用习惯

比较难的是目前体验上的物理边界太过于明显--C2B2F这样的模式

如果做一个 菜下单---然后显示一个采摘的进度条---再来一个运送的进度条

是不是能降低用户对C2B2F的焦虑感

就像饿了么显示骑手的配送位置 符合心智模型

既然是基地直供这样的slogan 应该在地推拉新的活动里面先亮出来

首先得让人家知道你干嘛的 才能捕获目标用户

对于体验设计来说 

在新用户留存的初期阶段

就应该尽快地让用户体验到使用该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也是前些年《增长黑客》提到的“啊哈时刻”

快速让用户建立起对产品核心价值的认知

对新用户使用界面引导的交互

对新用户下单的人性化设计 算法推荐的热门商品

核心价值无非就是----供应链

用实惠的价格买到质量不错的商品

一旦在使用过程中尝到了甜头

那么再有类似需求的时候就会想到这个产品

其实1块钱买香蕉跟0.1买香蕉不一样的是 基数会变大 门槛会变低

就算是多来5000个用户 也就亏4500块钱 应该是亏得起的

但是基数会变大 覆盖面会变广 让足够的用户来参与

再用一些h5让用户产生大量沉没成本 促使留存

等用户尝到核心价值的甜头

这个时候就有用户的自发行为了

随便瞎扯

终于要回UX岗了

害 最近一段时间的996让我觉得中年危机越来越近

年轻就是资本 试错成本低 能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