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家长会纪实
7点20分,我在班上交代了早自习的任务后,便来到了会议室。当时,11位家长还只到了9位。这学期开的是分层会议,更有针对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家长的焦虑——原来跟我孩子一样的还有这么多人。
今天召开的是成绩较为落后的那部分,且他们手中持有跟踪打卡本。除了缪思亮家长昨晚因事请假之外,7点26分,11位家长都已经到达会场。这一次我们的家长会主题是“盼儿思进取”,之所以拟定这一主题,主要是看到了这部分学生身上的懒散,会议过程中我以跟踪打卡本为例,让在座的家长查看了孩子们的状态,有人敷衍了事,有人经常缺交,有人千篇一律......家长们紧锁的眉头,充斥着的是对孩子的担忧。再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周记本时,家长更直观地看到了孩子在校的状态。有时候,不是孩子学不好,是孩子不想学。
不想学的原因很多。比如:基础不好,丧失了学习能力;安于现状,缺少学习动力;家长对学习没要求,自己也渐渐觉得自己不行;老师上课节奏快,跟不上。诸如此类的原因,孩子可以找出很多种,但是归结为一个原因,就是学习态度的问题。态度是什么?我以写作文为例,我跟那些写不出的学生说得最多的是,“我不要求你写满分作文,但是你得写,哪怕写出来是0分作文。下一次,不就能慢慢进步了嘛。”
不想学的直接后果是,将来我们很大可能要读民办职高,这是总分制的大环境形成的趋势。我们的学生中,会有一小半因成绩问题读不了公办职高,既然如此,我们的家长何不逼一逼自己的孩子,多考点分数,将来读公办职高,无形中是给家庭节省了一大笔开支。“一分价值一万”呀!
讲完成绩,我们谈到的第二个话题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孩子?成绩已经如此了,改造性不强,那我们能给孩子贴一辈子的“成绩差”的标签吗?不能!我用上半年杨俊的例子告诉家长,孩子成绩不好,我们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自强进取的能力,在性格方面弥补成绩的缺失。杨俊是一个成绩倒数的孩子,但有一个周五我进寝室查看他们晒在外面的行李箱,他的箱子里整整齐齐,其他人乱七八糟,这些小习惯将影响他的一生。金博有个很会读书的哥哥,但他自己成绩很落后,负责管理班级眼保健操、消毒,几乎从不让我操心,而且妈妈的心态很好:“除了不会读书,其他都比哥哥都强。”有了自身的好习惯,有了妈妈的表扬,这两个孩子是上一届中“暖男”中的佼佼者。
会后,我让家长填写了问卷,后来我仔细查看了,我们的家长也有在反思自己平时跟孩子的交流方式,也看到了未来应该努力的方向,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明白家长、老师的苦心,在不懂事的年纪,做出一些让人刮目相看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