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人
村里96岁的老婆婆去世了。听他儿子说晚上9点多还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听到她在哈哈大笑。早上去叫老婆婆吃饭,发现老婆婆躺在床上没一点反应。不对啊,平时这个时候已经起来了,今天怎么没一点动静?
儿子有点奇怪,走近床边看到老婆婆还在睡,又叫了一声:“妈妈吃饭了。”还是没反应,儿子凑近妈妈的脸。发现妈妈已没有了呼吸,用手一摸,已冰凉。神态安详就像平时睡着了一样。儿子慌忙叫来了全家人,告知老婆婆已走了。突闻这个意外的消息,大家都不相信。好好的一个人,睡着睡着就走了。家人虽有不舍,也只能接受事实。终究人老了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谁也无法改变。
其实,96岁的高龄,身体机能都已老化,睡梦中离去是一种自然老逝,也是一种幸福。对自己对家人都好。自己没遭罪,家人没受累。用老一辈人的话来说是前世修来的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里长寿的老人越来越多。一个小小村落,80岁以上的随便一数就有二十几个,90以上近100岁的也有好几个。
他们出生在艰苦的年代,吃的是粗茶淡饭,甚至忍饥挨饿也是常有的事。为什么他们生活条件那么困难却能长寿呢?
仔细观察他们,有些经验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第一,他们作息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了自然规律,顺应了事物的发展顺序。
现代人恰巧相反,晚上不睡白天不起。与自然倒着来。在身体素质方面,老年人更懂得养生之道。
第二他们饮食简单。米面都是自己生产,瓜果蔬菜自己种。完全不用担心农药残留,添加剂防腐剂激素什么的。四季分明,什么季节种什么吃什么,根本没有反季节一说。一年到头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有肉吃。
现代人只有想不到没有吃不到,人们的味觉不断变化着。为了满足味蕾,胡吃海喝,能吃不能吃的一股脑儿往肚子里塞。付出的代价是孱弱的身体,一种又一种的病痛。
第三他们的心态好。风来我躲开雨来我停歇。待到风停雨住我该干嘛干嘛去,不与人争不与天斗。
心态好身体自然好。老人常说,养身体先养心。事情的好坏大部分处决于看待事情的态度和观念。用一句话就是“烦恼本无根,不捡自然无”。
听老人的话,想要长寿并不难,保证好作息规律,劳逸结合,坚持健康饮食,保持良好心态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