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者说】周治欣:成功的投资源于一个完善的投资体系
本文由[巴菲特读书会]秘书处根据CCTV2交易时间《投资者说》嘉宾一剑客周治欣与大湾区学员访谈录音整理。
周治欣,河南郑州人士,股龄17年+。CCTV2交易时间《投资者说》节目《持有万科16年,跑赢投资马拉松》受访嘉宾。投资标的有万科、五粮液、宇通客车、雅戈尔和民生银行等,其中万科持有16年获得11倍收益。
一个人的投资体系从萌芽,到逐渐形成,再到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1、与基金业绩做对比,在实践中确认自己的价投之路
2001年9月份的时候,因为各种机缘巧合,周治欣正式涉足中国股市,开始了自己的投资生涯,和大多数初入股市的人一样,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两眼一抹黑,基本上很多东西都需要靠自己摸索学习,逐渐地提高。
但是理论和实践肯定是两个概念、两回事,差别非常的大,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否适合做股市投资,于是他把手里仅有的2万元钱一分为二。一部分由自己直接开户操作,边学习边锻炼边提高;另一部分,买入了当时刚刚开放的中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这样的目的是经过一段时间运作,把自己的成绩和华安创新的表现进行比较,以确定自己到底和专业的投资人水平相比,到底差别有多大。如果经过长的时间运作,发现自己的成绩还可以,那么就说明自己还比较适合证券投资,以后就以自己投资为主,如果实践证明自己的运作成绩并不比华安创新好,说明自己并不适合证券投资,那么买基金就可以了。
刚开始操作的时候,周治欣买入了五个100股,进行尝试性的操作,以便随着自己对行业对公司的逐渐理解深入,逐渐地进行加仓减仓操作。
回顾这个阶段,周治欣有一个深切的体会,那就是没有走大的弯路,主要是一开始就遇上了巴菲特,遇上了价值投资,基本上没有在技术投资等方面花费太大的精力。
2、投资体系逐渐形成,操作更加自信
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反复地磨练之后,也终于熬过了连续四年左右的大熊市之后,中国股市迎来了2006-2007年的大牛市,周治欣也逐渐地从朦胧的、朴素的价值投资阶段开始逐渐地向形成自己的投资体系阶段转变。
在2006、2007年大牛市到来之后,他把自己的投资运作成绩和华安创新进行了比较,尽管华安创新当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自己的成绩还是要比它好许多。于是周治欣在2007年下半年的时候就清仓了华安创新基金,直接把这这部分资金也拿出来自己投资运作,开始自己投资生涯的第二个阶段,投资体系逐渐形成的阶段。
随着自己投资体系的逐渐形成,对初期涉足股市的几个股票重新进行了筛选,该留的留,该淘汰的淘汰,重点保留了万科、雅戈尔、宇通客车等股票,把前期买入的北生药业、民生银行、青岛海尔等等进行了清仓处理。
与第一个阶段不同,主要区别就是他对投资标的进行了选择、分析、研究,比如卖出、持仓、动态调整等等一系列的过程中感觉更加主动,更加有把握,操控性也更强。
3、因研究了解而长期持股,获得满意收益率
第三个阶段,就是从2011年春节之后至今。周治欣开始了自己的职业投资生涯。这一阶段投资体系日臻成熟之后,可以说大的框架,大的骨干性的东西都已经比较的稳定,不需要进行大的调整,需要的仅仅是细节上的打磨和完善。
在2013年和2014年,白酒行业由于多种原因的叠加进入大调整,他顶住外界各种压力,依然买入了五粮液。
他当时对亲戚朋友们说:现在买入五粮液,并没有打算在短时间内能够盈利。买入五粮液,是基于长期对白酒行业的研究理解而进行的,着眼点是放在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后,只要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收益率就可以了。
周治欣比较感兴趣且长期关注研究的行业:
有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大消费行业、医疗保健卫生行业、文化传媒行业、科技,互联网行业、环保,新能源等等,他的目标就是在这些行业里面,尤其是非周期性行业里面选择自己心仪的龙头股,或者说有希望有巨大的潜质成为龙头股的标的,组成自己的投资组合。
周治欣认为比较满意的投资组合:
医疗保健行业要有两只,甚至更多只股票。因为医疗行业,范围太广大,细分行业太多,所以说标的会相对多一点,这方面还没有一只股票正式纳入自己的投资组合;另外科技互联网这个行业,可以说代表整个中国经济的未来和明天,在这个行业里面,未来会爆发出一大批的十倍,百倍甚至更多倍的大牛股。
互动问题环节:
杨帆:周老师能否分享几个投资中的挫折或失败案例,以及对您的影响,您总结了什么?
周治欣:我投资最大的失败和挫折主要是在港股,因为刚接触的时候,客观方面的因素-获得信息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而且对于港股,从交易的规则、制度、包括企业的特点、运行方面等等了解的都不够深刻。所以说港股投资的标的,比如说博士蛙,创意太阳能,可以说投资分析中产生了比较大的错误。
这两个投资案例的重大失败,也让我前期港股投资的所有收益基本上都化为乌有,而且也使整个港股投资来都陷入了停顿。
孤独捕猎者:周先生,请问如何去发现一个好投资?也就是说为什么这个投资是好投资?请从定性和定量方面谈谈?谢谢。
周治欣:详细过程就不在这儿讲了,央视里面已经讲的不少了,总结这中间的主要教训,就是一个人如何保持自己的自信心和投资风险风控,把握之间的平衡度。可以说,自信心是一个人无论干什么事情成功的根源,投资也是如此,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都有正面和反面,正如我们常说:真理,再往前一步就走向了谬误。所以说,自信心过份的话,就容易走向反面。反之,自信心不足也会对我们的投资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比如说持股信心的不足,尤其是对一个长期投资者来说,这一点也是致命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风险风控的把握,这两个方面度的把握,是需要非常大的智慧,也需要我们付出非常多的精力去探索。
不管是人生也好,投资也好,很多事情其实都是一个度的把握,度的把握成了,投资也成功了,你的人生,方方面面,也可以说就成功了。反之,这个度没把握好就可能是致命的,对企业,对个人,甚至有时候都是灭顶之灾。
所以说,希望我们所有的投资者,尤其是职业投资人,在进行投资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尽可能准确地去把握自信心和风险风控的把握这个度,宁可把自信心放的稍微低一点,不要过于饱满,自信心过度的时候,容易给自己不留余地,甚至走向事情的反面。
雾风:针对行业和个股的仓位配置是如何分配的?譬如周老师前面提到的地产、白酒等行业,仓位是平均分配,还是有所侧重?
周治欣:关于投资组合仓位配置的问题,事实上牵涉比较多的因素,我感觉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自己对所关注的投资标的确定性的把握。确定性越高,胜率越高的投资标的,当然应该给予更大的仓位,反之仓位就应该低一点。我一般的原则是,比较大的仓位配置在20%-30%左右;
第二,当投资机会来临的时候,自己手头可以调动的现金头寸的数量有多少。真正比较好的资产配置里面是应该有一定的现金头寸,否则等天赐良机的时候,如果自己的钱没有现金头寸或者现金头寸过少,你就会与好的投资标的好的投资良机,错失交臂。或者说,本来该重仓股,最后无可奈何,变成了轻仓股。所以说,投资的重仓股,事实上是很多因素偶合的结果,有时候可以说也有非常大的运气成分,需要你给标的的认识,把握现金头寸的管理,投资的机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偶合,才能够达成。
海涛:分享一下万科跟民生银行目前持有逻辑,万科是公认的行业龙头,民生银行这几年出了一些问题,如何选择了这两种风格不同的股?
周治欣:万科它的根本核心竞争力就是在于它深厚的综合积淀,可以说在这方面,不管是碧桂园还是恒大,都是没法和万科相提并论的。
它这种深厚的综合积淀,不说财务指标,具体体现在文化价值观,战略定位,战略把控能力,职业经理人团队,完善的制度,责任担当......可以说,在房地产的黄金上半场,万科也许不显眼,但是在房地产下半场开始的时候,像万科这样综合积淀非常雄厚的企业才会逐渐地、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来。
万科尽管体量和碧桂园、恒大差不多,但是对进入的区域和建筑的城市和其他二者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万科已经取得初步成功的转型业务,比如说物业,物料,租赁地产,商业地产。万科的物业转型是牢牢建立在基本盘的基础上,是以它的房地产主业相关性,依托性,关联性,在将来的融合生态中,会是融合性最强最大的业务。这也是相比碧桂园、恒大转型有更大的确定性,或者说更靠谱,未来成功的可能性要大很多很多。
以上为我目前依然持有万科的核心的逻辑。
至于民生银行,因为我的头寸买入的比较早,成本也不是很高,加上尽管目前面临非常多的问题,但我依然认为民生银行有它独特的地方,尤其是在目前,可以说民生银行的各方面的负面因素已经爆发到极限,估值已经跌到极限,在这样的情况下,随时面临着反转的机会。
民生银行目前的问题大家应该很清楚,有小微行业调整的问题,我认为更大的影响因素在于目前第一大股东安邦的问题还没有完全处理到位,甚至还需要比较长的时。但是,民生银行它原来固有的治理机制方面的优势,创新,主动的文化,职业经理人,包括它的小微运作机制方面有非常好的经验,当然也包括这几年的教训。我想国家目前越来越重视小微企业,民生银行应该还有爆发的机会,所以说我不愿意冒卖在底部的风险。我相信,在安邦事件处理完,或者说有一个比较清楚眉目的时候,就应该是民生银行再度走出困境开始爆发的时候。
所以说,虽然说万科和民生银行两种风格不太一样,但是,都是在我本人投资体系的规范指导之下,通过自己比较长时间的跟踪分析研究所得出的投资结论,希望能够给大家启发,也希望大家有好的观点建议分享。
Vancy:周老师请教一下,如何对个股研究?
周治欣:对一个个股的研究,就是在个人投资体系的指导下进行的。
宏观上来说,它肯定要符合你的投资理念、原则、投资哲学、企业投资、安全投资、组合投资、长期投资;
微观上来说,具体到一个标的的分析就是要符合三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好行业,好企业,好价格。这三者之间是自上而下的逻辑关系,绝对不能弄反。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对五粮液的投资。在13年14年大调整的时候,好行业这个特点都不用讲了,食品饮料行业,尤其是白酒行业,是一个成瘾性的行业,可以说在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应该有比较大的保证。有的人经常说九零后零零后年轻人好像对白酒逐渐地不太感冒了,但是我更认同的观点是,人性是永恒的,正像那句名言说得好,钻石恒久远,人性永不变。在好行业的基础上,好企业,五粮液,茅台这些大龙头白马你可以从定性,定量很多方面来分析,来研究,但其实它的核心逻辑非常清楚,核心逻辑把握之后,需要的只是对他定期的跟踪研究,有些非常细微的东西不一定值得下太多的精力,那样的话容易陷入舍本逐末的窘境,甚至也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窘境。
至于说价格当然就是戴维斯双杀的时候,尤其是比如说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行业大调整的时候,细节遇到重大的负面事件影响的时候,就容易给我们提供良机,五粮液也就是在13年底,塑化剂、反腐等等事件结合在一起,形成白酒行业大调整的时候,给我提供了这样的买入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