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是现在的曾经(3)
这篇的主题——“定义”
既然学习一个科目,就像给它下个定义。对于学识广泛的人来说,分科并不科学,因为任何学科都是在科学的身上下刀子,也就是硬生生切出了一个独立的部分,实际属于科学完整体系中的一个部分而已。但是我觉得下定义,还是有必要的,至少能够有个简单的理解,知道研究什么,有什么用。
历史,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有两层含义:
广义上的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
狭义的历史,专门指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历史学也主要研究人类的发展历程。
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从宇宙诞生开始,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是历史。专门研究自然界的,属于自然史范畴。单独研究人类的是人类社会史。专门研究人类自身的有很多学科,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等,都是专门为人类自己服务的。
历史学是人类对自己的历史材料进行筛选和组合的知识形式。历史学,是个静态时间中的动态空间概念。历史学是由历史、科学、哲学、人性学及其时间空间五部分有机组合而成。
从定义上看,历史学就更加有针对了,重点放在了研究人类本身上。“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唐太宗评价魏征的这句话,用来说明历史学的作用在恰当不过了。可以比肩《史记》的中国通史《资治通鉴》的名字含义,“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也能够说明古人重视历史的原因。
“我们学习的都是二手历史”,这就话最早是从易中天先生《品三国》时知道的,当时还在上初中,并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现在才算是有点理解了。每个人身上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就是真实的历史,是一手历史,可能没有这个说法,应该叫历史现场发生。今日是明日的昨日,可能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才能说明白,历史的错综复杂。
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大部分事情不值得记录,除非你个人的日记,对于国家来说其实意义不大。我至今不值得曾祖父的姓名,他做了什么,怎么在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生活的。对于祖父和祖母,也只存在我的心中,对于旁人来说,他们的经历不值得一提。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要立言的原因,他们想留存万世。
历史告诉我们,流芳百世和遗臭万年都能够让历史记住他们,平庸是不行的。但是,这种历史观显然是不对的,不能为了让人记住,刻意去做某些事情,否则,你累,大家也体会不到诚意,往往适得其反。
就简简单单过好自己的日子,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人,生下来活下去,普通人多,伟人少,恶人也少。
不过要办大事,必然对大家有益处,才能够长久发展壮大,这是千古年来不变的规律。这也是从历史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其实,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从长远的角度看,谁都不是傻子,谁好、谁坏,大家能分的清楚。
【资料来源于网络,内容不是历史课本的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