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笔耕匠非一般人群研究中||066号专题收稿中国传统文化

①谈读书——读书是找寻人生方位的指南针

2023-11-14  本文已影响0人  穆青玄

世界有许多人比你忙得许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

工作繁忙课业繁重,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书,可扪心自问真的抽不出来半点钟来读书吗?哪怕是三四页,日积月累,一年也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不是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就拿孙中山先生来说,只要读过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不讲读书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这个道理,孙先生懂得最清楚,所以他的学说特别重“知”。

人类的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不努力跟着跑,便会落伍。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如果没有一种正常的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

离开校园的时候,才真切地感受到,没有一个好的兴趣爱好,在漫漫的生活中,就只剩下“生存”而不是生活,除了谋生就是睡觉,幸福感会慢慢消散,更容易被生活所消磨。读书是人生的解脱,真正能够获得读书趣味的人能够抵抗生活中很多不良的诱惑。但是寻找读书的趣味也同样需要技巧和时机。

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凡人都越老月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

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欢喜打,你到老都欢喜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比登天边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

读书不能仅限于看课本,仅满足于品骏发展基本认识,以为学校的课本就是读书所有的事情,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因为学校功课门类虽多,但范围十分窄狭。

你的天才也许与学校所有功课都不相近,自己课外研究,去发现见自己性之所近的学问。

读书是为了更好地找到自己,找到人生的方位。去读书,是去拓宽维度,发现自己,遇见自己所爱的事物,所爱的门类,才能找到人生快乐追逐梦想的道路和方向。才能调动兴趣和自觉获得快乐生活,真正有机会有所大成。培养人一生的兴趣和乐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读书就是最好的路径。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已读的价值。多度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必须慎加选择。

我不能告诉你必读的书,我能告诉你不必读的书。许多人曾抱定宗旨,不读现代出版的新书。因为许多流行的新书指示迎合一时的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读一遍两遍以至于无数遍。

我不敢劝你完全不读新书,我却希望你特别注意这一点,因为现代青年颇有非新书不读的风气。别的事都可以学时髦,惟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我所指不必读的书,不是新书,是谈书的书,是值不得读第二遍的书。走进一个图书馆,你尽管看见千卷万卷的纸本子,其中真正能够称为“书”的恐怕难上十卷百卷。你应该读的只是这十卷百卷的书。

在这些书中间,你不但可以得较真确的知识,而且可以于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所谓“青年必读”并不是绝对的标准。各人的天资、兴趣、环境、职业不同,你怎么能定出万应灵丹似的十种书,供天下无量数青年读之都能感觉同样趣味发生同样效力了。

很多书在国外虽然流行,却不适合国内的孩子青年时期阅读。很多学生少年老成,在中学时代就欢喜像煞有介事的谈一点学理。不仅欢喜谈谈文学,还要研究社会问题,甚至于哲学问题。这既是一种自然倾向,也就不能漠视。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注重发达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注重发达想象,也仅作参考。

你要知道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你自己也须得费些功夫去搜求。从来没有听见有人按照别人替他定的“青年必读书十种”或“世界名著百种”读下去,便成就一个学者。别人只能介绍,抉择还要靠你自己。

关于读书的方法,两点,不能多说。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读两遍,一遍快读,着眼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一遍慢读,须以批判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刚要和精彩的地方和自己的意见,逼出仔细刺激思考。其他的需要凭借个人天资和习惯,终究都会找到自己的方法,别人决不能给你一个方单让你如法炮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