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是为什么?
其实,不论是谁,学习了很多的道理,如果不去践行,而只是想想的话;那么这些道理,对于他来说,也只不过是一些苍白的语言而已。
这是因为:满的是,学习道理
;闲置的,是行动力;荒废的,却是成长。
用吴伯凡老师的话说,就是过于注重“积极数据”主宰,而忽略“消极数据”的运用。
1
那么,什么是“消极数据”?什么是“积极数据”?
“积极数据”是显而易见的“所见即所得”的数据;
“消极数据”是“所见非所得”,你见了可能都没有感受到,或者是不上心的数据。
例如:每次出门旅游,总是想着要发朋友圈;于是想法决定了你的行动;在接下来的游览途中,心思都沉溺在为发朋友圈寻找素材中,反而忽视了真正的风景。这时朋友圈的点赞数,也就成为“积极数据”,这种影响甚至决定了我们的出游幸福感了。
由此可见,这种显而易见“积极数据”所影响的是被我们忽略的“消极数据”,而这个“消极数据”所给我们带来的才是真实的幸福。
这就提醒我们:在旅游途中,为了记录生活发朋友圈的同时,别忘记了好好欣赏欣赏风景,才不负昭华呢?
2
言归正传!
为什么学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在我看来,“学习”只是单纯的和某种“道理”构建了一次关系;而这种关系的构建只是做到了吸取的作用,对我们的习惯根本就产生不了任何的改变。
当我们进行一些决策的时候,其实我们遵循的依然是以前的习惯,而学习的那些道理,早已被抛掷脑后......
因此,要想过好这一生,学习了多少道理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学习后的践行。只有不断的践行,把学的道理应用于生活,指导于生活;如此,才能让这些道理真正发挥出作用,让自己有不同的人生。
如果,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只关注积极数据——数量的时候,而忽略了消极数据——质量的时候;那么就很容易陷入到一种很可笑的“有学问的无知”当中。
只有平衡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一个人的可持续成长。
3
而这所有的前提是,你要认识“消极数据”的力量,并不再被“积极数据”所绑架。
要知道,认知是一个多面向、多维度的东西。只有具备了这种思维,世界才会更开阔!
而美好的人生,“学”与“行”,真是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