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选择与逆向淘汰
正向选择和逆向淘汰。在“正向选择”规则下,好人比坏人有更大的机会得到晋升。反之,在“逆向淘汰”规则下,好人得到晋升的机会小于坏人。
正向选择和逆向淘汰的决定因素
是什么因素决定一个组织究竟是选择正向选择主导还是逆向淘汰主导?据张维迎观察,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
第一,组织面临的外部竞争程度。
组织的业绩与员工队伍素质正相关。外部竞争越激烈,生存压力越大,晋升规则越可能由正向选择主导。反之,垄断性组织由于缺乏竞争压力,更可能被逆向淘汰主导。
同样的原因,像军队这样的组织,和平时期更可能由逆向淘汰主导,而战争时期更可能由正向选择主导。
第二,度量个体业绩的难易程度。
对任何组织来说,个体品质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影响组织的业绩。但品质通常不容易直接度量,外部人主要通过观察到的个体业绩推断个体品质。
个体业绩相对容易度量的组织和岗位,更可能由正向选择主导;个体业绩不容易度量的组织和岗位,更可能由逆向淘汰主导。
因此我们看到,逆向淘汰在非营利性组织比在营利性组织更盛行,在公司的行政部门比业务部门也更盛行。
第三,剩余索取权的归属。
剩余索取权就是所有权。企业的拥有者(持股人)是最在意组织业绩的人,因为他(她)拿的是扣除别人的合同收益之后剩余的东西,而不是旱涝保收的合同收益。剩余多少与组织的业绩最相关。
因此,有明确所有权的组织更可能由正向选择主导,而没有明确所有权的组织更可能由逆向淘汰主导。这就是国有企业中逆向淘汰比私人企业公司更为严重的原因。
第四,上级主管的个人品质。
任何组织,领导人的个人品质都会直接影响提拔的标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个人道德品质和能力越高的主管,越倾向于正向选择;个人道德品质和能力越低的主管,越倾向于逆向淘汰。
所以正向选择和逆向淘汰都有一种自我强化的趋势:好人把持的组织,会吸引更多的好人;坏人把持的组织,坏人会越来越多。“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抓阄也许是好办法
理论上,几乎人人同意组织应该由正向选择主导(没有人敢公开说要搞逆向淘汰),但现实中,许多组织长期被逆向淘汰主导,而且,除非有特殊的事件发生,已经被逆向淘汰主导的组织要转向正向选择很不容易,这不仅是因为在这样的组织,所有层级的主管都没有积极性选好人,而且越到高层,越缺少好的候选人可供选择。
在一个组织难以做到正向选择的情况下,抓阄可能是解决职务晋升中逆向淘汰的最好办法。抓阄可以保证“好人”和“坏人”有同样的概率得到晋升,因此,至少不会使得上级的素质比下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