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气,是热情
2024-06-28 本文已影响0人
越自律越成功
还记得小时候,邻里之间的关系都特别近,谁家做饭了就一起叫过来吃。
小孩子和小孩子很快就能玩到一块,就算是吵架了也很快就和好。
人过中年,各自成家,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钢筋水泥墙也把我们的热情冲散。
俄国作家莱蒙托夫在《英雄》中写道:“热情由观念形成,它是心灵的青春。”
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生活,只有充满热情,才能让我们感受到最原始单纯的快乐。
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经常早上起来就出去找人聊天,不管是卖早点的阿姨,还是砍柴的樵夫,他都能拉着聊上几句。
有时候人家聊不下去了,他就让人家给他讲鬼故事。
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山野村夫,是僧人、道士,还是酒监、药师他都能交上朋 友。
人人都知道苏轼是个美食家,可鲜有人知他还是一位出色的酿酒专家。
为了能酿出有特色的美酒,他经常兴致勃勃地向农夫请教,并亲身去实践。
他酿的“桂酒”,加生姜、肉桂做配料,他讲此酒可“温中利肝,轻身健骨”。
他用白面、糯米、清水酿成“真一酒”,“温和解渴不易醉”,为此还写了《真一酒歌》来“打广告”。
诗人乌尔曼曾说过:
“年岁只会在你的额头上留下皱纹,但如果你缺少对生活的热情,你的心灵也将布满皱纹。”
所谓少年气,就是对生活的热情。
那些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永远能看到万物的美妙之处。
一碟菜,一壶酒,仨俩朋友,自是热气腾腾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