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很慢,可是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第一次遇见蜗牛是从朋友手里看到,当时还在做出版,拿在手里一惊------谁家的杂志用这么好的纸!封面厚实又细腻,上面线描彩绘了一排老屋,屋前戴虎头帽的小孩儿扬着花风筝,憨憨的美。
随手翻两下就被吸引住了,这不是小时候过年姥姥给做的“花糕”嘛,把面团做成花朵啊,蝴蝶啊,金鱼啊各种模样,我也打过下手呢。原来这个山东小村里也有,叫“面花”,而且花样更多,更漂亮!当时就好想家。可是即使是家里,现在也很少做这些东西,都是在超市买,姥姥的手艺到妈妈这辈就失传了,还能在这本杂志里看到,真好!
除了面花,书里还有虎头帽、“莲花卷子”、“海草”房子,有的新鲜,有的亲切,都美得不像话。
朋友和这本杂志的创始人小布是好友,这才知道,这是一本专门记录民间艺术的独立杂志,所有的素材都是主创团队去实地采风,一字一字写、一张一张拍,一笔一笔画出来的,怪不得那么生动、鲜活。
还有一期印象特别深刻,叫《花儿开遍蔚萝川》,讲的是他们在河北张家口蔚县的发现。作为一个河北人,有时提起家乡我还有点不好意思,总觉得除了勤劳朴实,并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尤其是艺术。有什么可去可写的呢?
他们不仅去了,而且像被迷住了一样跑了十几趟。
看到那期杂志我有点感动。他们笔下不是那些只能在博物馆或旅游景点看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在街头市集叫卖着,家里炕头用着的寻常物件。从来没见过有人以那样的热情赞美扫帚、柳条筐和用旧衣服,破布头做的拼布坐垫,以及他们的创造者——那些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做的东西是"艺术"的匠人和家庭妇女们的故事。
然而它们真的很美。
做出版的时候接触过一点关于"民间艺术"的选题,有时候我会觉得"民艺"这个词有点两级分化,要么行将消失,成了博物馆里的古董,有的成了一小群"文艺青年"赏玩的物件。而这些东西,每一件都有实际的用处,都是活生生有温度的。这些仍在温饱线上挣扎的手艺人也没有别的心思,只不过是为了让这些物件"好用"的同时能“好看”点儿。没有设计图,也没什么"理念",完全随心所欲,像孩子涂鸦一般。在贫瘠和困顿中仍有追求"美"的本心,也许这更接近"民间艺术"的本质吧。
发现和分享这种"不自知的美"则需要更多的好品味和艰辛。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