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难忘,精品收藏简友圈简友广场

惟楚有材(3)——奸佞小人做到伯嚭的份上也算是奇才(3)

2019-06-23  本文已影响217人  楚子

伯嚭作为楚国贵族,的确算得上一个难得的奇才了。伯嚭的离楚不知是楚国之幸,还是楚国之悲。

伯嚭被后世评为中国十大奸臣之首,绝对不是浪得虚名,而是实至名归,那是靠他的本事挣来的。在做奸佞小人的本事上,伯嚭已经到了登峰造极无人能及的高度,相比他的老师费无忌,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花红叶绿

吴王夫差将勾践放回国后,并没注意到勾践在国内休养生息、励精图治,而只是看到勾践表面上恭敬如常,又加上太宰伯嚭“既数受越贿,其爱信越殊甚,日夜为言于吴王”,夫差也就失去了对越国的防备之心,而逐渐耽于享乐。

姑苏城

一日,夫差问伯嚭何地可以广筑宫室,寻欢作乐。伯额投主所好,建议夫差重建姑苏台,聚集歌童舞女,以尽人间之欢。夫差欣然采纳,越国文种听说此事,立刻通过伯嚭进献良木给夫差,表面上是表示忠诚,实质上是想让吴国因修宫室而内耗民力。果然,夫差得到良木后,大兴土木,弄得吴国劳民伤财,民怨四起。文种又向勾践献计,将西施、郑旦两位美女通过伯嚭进献吴王,使他荒于国事。伯嚭当然乐于做双方的好人,以图中饱私囊。而吴王夫差也从此沉迷酒色,荒淫无度。

姑苏城

伯嚭作为吴国的大贪官,害怕的并不是吴王夫差,而是忠贞廉洁的老臣伍子胥。历来的贪官似乎都不怕君王。因为君王高高在上,本就少有能体恤下情和辨察臣下之贤否的。对于他们,贪官自有一整套阿谀迎合、欺瞒哄骗之术与之周旋。

贪官的最可怕对头只有一种,那就是刚正不阿的诤臣。这类官吏人数虽不多,却代表着广大的民意,而且软硬不吃、进贿无门,实在令贪官望而生畏。

伍子胥

吴国之托孤老臣伍子胥,不幸正是这样一位诤臣。他足智多谋,明于治乱,疾恶如仇。在“吴越之争”的许多重要关头,一再与伯嚭争议于吴王廷上,成了伯嚭贪赂卖国的极大障碍。

伯嚭呢,自从在越王求和中收受重赂,一次次欺蒙吴王,帮助勾践度过厄难。由于始终未被发现此中隐秘,胆子便越来越大,贪赃徇私的丑事也越干越多。

其贪名远播之处,甚至连孔子弟子子贡,也对他作出了如下评断:“(吴)太宰伯嚭用事,顺君之过以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

伯嚭的贪名到了如此沸扬的地步,不免感到紧张起来。倘若伍子胥从中探出蛛丝马迹,发现他暗通敌国的勾当,告之于吴王,他就罪不容诛了。必须要抓住机会,来个恶人先告状,尽早除去伍子胥,他伯嚭才能高枕无忧。

这机会也真被伯嚭等到了。

西湖美景

夫差自从胜越之后,以为从此可无后顾之忧,便一心想到中原去和齐晋一比高下。公元前485年,吴派大夫徐承率水师从海上攻齐,不能得利。

次年夫差受鲁国鼓动,发“九郡之兵”,与鲁军联合,大举攻齐。伍子胥规劝道:“越王勾践不忘吴仇,正轻其征赋、养其甲兵,时时寻找着可乘之机卷土重来。

此人不死,必为吴国祸害,现在吴国有越国,正如一个人有心腹疾病一样,而齐国的威胁,却只是疥癣微疾而已;如果大王不先对付越国,而去打齐国的主意,不是错误吗?”吴王没有听从,仍进攻齐国,在艾陵(今山东省淄博市西南)大败齐军,杀死齐军主帅国书,并慑服邹、鲁两国国君而回国。这样,吴王越来越不相信伍子胥的谋划了。

又过了四年,吴王又要向北攻打齐国。越王勾践率领军队帮助吴王,又用重金奉献太宰伯嚭。请他力阻伍子胥之谏,怂恿夫差赶快伐齐,以利于越国积蓄力量报吴雪耻。

伯嚭于是更加尽心替越国讲话,吴王也总是信从伯嚭之言。将要攻齐时,子胥劝谏道:“越国是心腹之患,现在却听信它的虚伪诡诈的花言巧语去贪图齐国,攻破齐国好像得到一片石田,没有用得着的地方。

希望大王放弃齐国,而先考虑越国,如果不这样,以后后悔就来不及了”然而,此时吴王夫差已是对伯嚭言听计从,而对子胥早生厌恶之心,所以当吴王出师之际,伯嚭向夫差奏请:由伍子胥出使齐国约战。好借刀杀人。不过齐国并没有上当。

吴国版图

待夫差在艾陵(今山东莱芜县东北)大破齐师,打了胜仗回都后,伯嚭又乘机在吴王面前说子胥的坏话:“伍子胥强硬凶暴,缺少恩德,猜忌狠毒,他的怨恨恐怕会酿成大祸害呢。

况且我派人暗中察看他,他出使齐国时竟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齐国的鲍氏。他作为臣下,在国内不得志,在国外依靠诸侯,自己认为是先王的谋臣,如今不被任用,常常郁闷埋怨,请大王早日除去子胥,以防不测!”

其实子胥的托子于齐臣鲍牧,只是为了想保全子嗣,并没有任何通敌图谋。但伯嚭的此次进谗,妙在事出有因又似查有“实据”,夫差自然难以辨明其中曲直。当即勃然大怒,派使臣赐伍子胥“属镂剑”以自杀。

伍子胥接到赐剑自杀之令,悲愤地告诉门下舍人:“我死以后,请将我的眼睛悬挂在都城东门,我要亲眼看到越国的侵入、吴国的灭亡……”于是自刭而死。

越国版图

这可以说“吴越之争”是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强梁一时的吴王,当年曾得意洋洋地让勾践献上“重宝”以谈和;而今,他却反而要送去“厚币”向勾践求和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当然都得归功于太宰伯嚭,倘不是由于他的贪贿、纵敌和谗贤,又安能有此局面出现!

越国古城

此后的历史进程,节奏就快得多了:公元前478年,越王勾践再次率师伐吴。夫差见越国再次大兵压境,更加恐惧。此时伯嚭托称有病不出。越王勾践迫使夫差自杀后,进入姑苏城,上据吴王旧宫,百官称贺,伯嚭也在朝列中,自以为以前曾于勾践有周全照顾之功,因此面有得色,向勾践拜贺。

勾践却下令诛杀伯嚭,罪名是“不忠于其君,而外受重赂,与己比周(与越国勾结)也”。

作为一个奸佞小人,这也是他应该得到的下场了!

我们常常说能打败自己的从来就不是敌人,自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这句话用在吴、越两个国家身上可谓是再恰当不过了。

关于吴国的灭亡,有人把责任全部都推到伯嚭的身上,草根以为不恰当。一个称霸诸侯的强国,突然就轰然倒塌了,不能归罪于一个人,尽管伯嚭贪财好色,卑鄙无耻,是一个十足的奸佞小人,吴国的灭亡他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还不足以让一个国家这么快就走向灭亡。

西施

吴国的灭亡是多方因素造成,既有内在的原因,也有外在的原因。吴国亡国的原因草根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吴国的战略决策出了问题。吴国应采取联齐抗越才是上策,可惜夫差偏偏硬要跟齐国死扛,给了越国喘息的机会。

2、疏远伍子胥重用伯嚭,是吴国走向亡国的关键因素。

3、夫差骄奢淫逸、大兴土木,造成吴国国内虚空。

4、宠信越国美女西施、郑旦,贪图享乐,荒于朝政。

西施

文章写到此,最后草根还想啰嗦几句。一是伍子胥的死不能全算在伯嚭的头上。为什么?因为真正要杀伍子胥的其实是夫差,而伯嚭最多也就算一个帮凶。夫差要称霸于诸侯,关键是要打败强齐。而伍子胥坚决反对。伍子胥的刚直与执着,不会变通的性格,才是他悲剧人生的必然结果。

另外,后世还有把吴国亡国的功劳算在西施头上,也是没有道理的。西施只是一个姿色迷人的小女子,在男权主宰的春秋战国时代,一个弱女子没有那么大的能耐。西施充其量顶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罢了。

总之,吴国亡国的深刻教训,值得现在的我们好好的反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