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38本--《人生总会有办法》阅读笔记
《人生总会有办法》,整书阅完
阅读及笔记时间:2017年8月,20日,约3小时;
阅读书本:《人生总会有办法》;作者:【美】戴维·尼文;(译:陈蕾、佘卓恒);2015年10月第1版;湖南文艺出版社;P1-207页;
阅读目标:寻找解决各类问题的办法
阅读方法:影像阅读、快速阅读
整书笔记及感想:
阅读2小时,笔记1小时。
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工作中、生活中、家庭中的诸多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是一本帮助读者提高思维能力的书籍,帮助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多一分勇气、多一种方法。
远古丛林中的生存法则基因遗传让我们常常不自主地关注于可能出现的危险,另外,关注问题让我们觉得自己正在抵御一个重大的威胁,并且认为自己非常重要。事实上,关注问题是一个事倍功半的不良习惯,“问题优先思维”像是一个陷阱,面对困难时,可能会让我们花费比正常情况下多17倍的精力。我们需要的是“时时关注解决方案,而非问题本身”。打破问题优先魔咒的方法,可以先想一想你真正要解决的是什么?从根本上去想方法。
在生活中,坏事总是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它的吸引力超过了很多好事。要知道,现实中对各种问题的恐惧多半是自我的禁锢。当你不将自己局限于已知已做的事物时,你的思想将得到解放。即使是今天,最微不足道的快乐感也能鼓舞你收获更好的想法。人们对问题的解决本身就是在不断地开发自我潜能。
我们经常会害怕人或事的不确定性,但是革命性的决定通常都是在控制和拥抱未知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情况下做出的。面对不确定性,我们有两种方法可以破解,一是减少欲望;二是将自己主动置于不确定性中并接受它,静观事态发展冷静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我们传统的理念中,要做成一件事就必须要付出超过一般人的努力。然而作者说,当努力超过了我们的承受力时,最糟糕的解决方法便是努力。我们需要停下来,正确地分析问题,看一看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边做边完善解决方法比一味蛮干要有效得多。
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我们会发现,奖励惩罚制度似乎并不太管用,因为他们大多数并不会像银行家那样衡量家长所给奖励的价值,他们更关注短期的收益。所以,与他好好谈谈,告诉他我们信赖他,但有一些事情的底线不能破、有一些事情必须要履行,除此之外在一些事情上他可以有权自己决定。
群体偏好扼杀最优解。没有人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是让尽可能少的人来做决定。对于这点我深有体会,有一次我们6个人集体绘制一张思维导图,然后,各有各有的思路无法达成一致,浪费了很多时间,这个时候就需要以1人为主导综合各方意见取最优者,效率最高。
另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警惕不要过度自信(要从事情本身进行冷静思考,而不是盲目听从情感;还要多听听不同风格之人的意见),不要一味地坚持最初的意见(需从多样的概念中提炼建构想法的能力),要多跳出问题本身看问题、转移注意力(一时找不到解决方案时暂且搁置问题、转移注意力,也许问题的答案就会不期而至),要经常反过来看待问题(主动破除思维壁垒,看到事物对立面),要时常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对于不同的声音要学会分辨过滤,不要受别人的影响,保持独立思考,一旦思考好了,就立即行动,在行动中不断调整解决方案)。
最后,请记住:不要从问题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试着抛开这些限制,将问题看作财富,只要用心,人生总会有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