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我的写作 2017-11-16
这几天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要不要追求粉丝数、点赞数、阅读量?
一方面,孤独的写作者需要鼓励和点赞,但一味地追求关注,久而久之会迷失在别人的目光里。另一方面,网站需要人气和互动,但过度依赖冷冰冰的量化指标,也会失掉文字背后的温情。所以,如何拿捏、平衡二者,其实极难!
从个人关注的科普领域写作看,黑夜最长的冬至已经过去,冰封的河面下开始涌动一丝不易察觉的阳气。虽然接下来就是“一阳生”,到二阳、三阳以至暖春盛夏,但别忘了冬至之后不是马上就春暖花开,而是小寒、大寒,寒意仍在,这也是现实。即使立春之后,仍要犁地、播种、施肥、浇灌、除草,所以在冬至刚过就遑论丰收多寡,何其早也!
我们的知识来源于前面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同时也为后面几代人做着积累。从猿人取火、造纸印刷、到电力驱动和当下的信息潮流,一代推动一代,即使是当前最火热的人工智能依然经历了百年的三起三伏,只有那些在寒冷中坚守了数十年的人才有了今日的辉煌。为什么上天就一定会选择我们这一代人来让果实成熟?上帝不也是一次次打击约伯、来考验他的信念么?我们凭什么就能轻易就通过这场信心测试呢?如果我们借着潮流搅动起人心的躁动,然后再探囊取物般地摘到果实,那不也正好说明我们做的事情也没有多少难度吗?没有难度的事情值得历史去留下一笔吗?记得自己刚刚写作时,也曾经想各种方法涨粉,但后来才觉悟到,所有的计谋、技巧、心机,在时间长河的冲刷下最终都会分崩离析。或者换句话说,我们需要一个长度跨越数代人的心机,才有可能抵抗时间的冲刷。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垦荒的年代就只扎根和开荒,不问收获。无论何时我们依然需要躬身耕耘,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天职。深耕,下一代的根系才会吸收更多的养分;深耕,下下一代的枝干才会长得更高;深耕,下下下一代的的果实才会更饱满。功成不必在我。
前些天在飞机上看到一期电视节目,主持人去法国采访一家米其林星级餐厅。抵达后,大厨没有先展示厨艺,而是带主持人去采购原料。他们先到自家后院采摘了一把野生的大蒜苗和香菜。然后开车去附近的小镇,在当地最好的一家奶酪店买了店主做的奶酪;然后去了当地最好的肉铺买了当地顶级的牛羊肉,然后又去小镇最好的面包店采购了最地道的手工面包,然后又去菜市场找了最好的原材料,最后才回去做菜。每一个小店主脸上都写着自信灿烂的笑容。一个米其林星级大厨,如果没有这些奶酪店、肉铺、面包店的支持,恐怕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道美食的背后除了大厨的技艺,还有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而建立这样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需要许多志同道合人的共同努力,需要几代人的精力和时间付出。同样我们羡慕国外的好书好项目,却只是羡慕他们的发行量、评分数,而不知自己去小镇上去寻找奶酪、去自家后院去发现嫩苗、不知自己诚意正心、修炼内功,此无异于临川羡鱼。
谦逊和自省仍是这世上的稀罕之物。我们出发了,却依然在路上。我们需要睁大眼睛发现美好,我们需要祝贺同行人的进步,我们需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好那些自然生长冒出来的思想嫩苗,我们需要耐心地把采集到的原材料分门别类,我们需要精心从一粒粒芝麻里提炼出一点点精华... 我们还有很多细致的工作要做,那何不把目光从数量上移开、转而去看看自己能动手做些什么呢?
201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