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年羹尧之死》
个人评分:四星
01 年羹尧人生浮沉大致经历
年轻时由于自己的家世姻亲及才能便有大的功劳及地位,且年羹尧的地位在雍正上位初期急剧攀升,而后,遭雍正不满,在一年之间所有荣宠丢失,直至死亡。
02 家世与姻亲
年羹尧接触上层社会的起始是姻亲,家世也算做一部分,但真正给他带来无数关系纽带与机遇的还是他的婚姻。
他第一任妻子便是大权臣明珠的孙女,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女儿。以当时的制度,两家并不算是门当户对,或者说,是年羹尧高攀了,但是,不得不说明珠慧眼识才,相中了这个卓尔不群的小伙子。第二任,乃是第一任妻子逝世,明珠不愿断了好亲戚,遂再次做媒。连接上两人的关系。
03 少年高第遇“响榜”
所谓响榜,就是一科同年之内,名在当时后来又流芳百世的大人物有好几位,其他人就靠沾同学的光,也差不到哪里去。
年羹尧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中举,三十九年连捷成进士,都是清朝中前期数一数二的响榜。
雍正帝即位后,致力于“提拔年轻干部”,年羹尧的同年们政治地位飞速攀升。他们中间年长的五十来岁,年轻的还不到四十岁,但已都是新君柱石,朝中的实权派人物,与年羹尧的举荐分不开。
但他的同年们大多不买账,这致使后来雍正皇帝利用年羹尧特重科举同年关系的特点,在“倒年”斗争中使用反间计。
04 仕途顺利
作者分析,雍正帝早年并不受康熙宠爱,康熙本并不想立雍正为帝,康熙在离世前几个月时把胤禵再次派往西北,期间雍正顺理成章继承大统,而众人猜测,派往西北并不是康熙故意遣出,而是想要历练历练胤禵,没成想自己没有撑到胤禵回来。
雍正由于起先并不起眼,朝中势力几近没有,且登基手段令人质疑,此时,便是孤家寡人,只能转而依靠为“主属”关系的年羹尧。两人配合天衣无缝,而此时的雍正帝,对年羹尧的宠爱更是日日攀升,句句可见其情真意切。
这个时候的雍正帝,也许是作者渲染原因,姿态的确是放的底,而其话语更是加了密一样的甜,我觉得自己听完是会起鸡皮疙瘩的,毕竟,他是君。君,就要有自己的气度和定位。此时的雍正,我是大大的不喜欢的。
所谓水满则溢,雍正帝的做法已经趋向了一种极端,而年羹尧作为一个臣子,没有意识到其中危害,情商也是有点低。
05 雍正不信任
由于年羹尧对于允禟的“庇护”,以及年羹尧荐举太滥,君臣关系不重视等问题,雍正开始逐渐的对年羹尧产生不满。且年羹尧在京中招揽权势,四处插手各项政务,宣扬自己的功绩,权威等各方面更增加了雍正帝的不满。
雍正是一个崇尚理想君臣关系的人,而年羹尧恰恰不是一个掐细节的人,这里作者虽然极力为年羹尧辩护,但我还是觉得,年羹尧虽然功高,但他的死也并不是意外,但凡君主,谁能容忍这样一个嚣张跋扈的人在自己身边。
而像年羹尧这样的功劳,也并不是非死不可,只是他太不知收敛。
06 三阶段,年羹尧倒台
雍正心思缜密且手段感人。
第一阶段:秘密防风,对外没有一点点年羹尧的负面信息,对内开始挑拨与年羹尧没有什么联系的人及同年,下属及被年羹尧推荐的人的关系。
第二阶段:公开防风并收集证据。被挑拨的人等证据奏本齐发开始秘密或者公开的弹劾年羹尧,揭发各种罪状。
第三阶段:以免去年羹尧扶远大将军,川峡总督,改调杭州将军为始,以将其免去所有职衔,锁拿进京告终。
年羹尧被参奏九十二款大罪。
至此,年羹尧倒台。
0 整体读后感
作者详细且全面的分析了年羹尧为何会招致雍正帝的截杀,从最初的家世姻亲,官场得意,雍正,隆科多,鄂尔泰态度交叉关系,到雍正帝对于年羹尧态度的改变。都有相当的记录为证,可以说是有理有据。
而且书的可读性很高,一向不感冒历史书的我居然也就两三天就看完了,作者在每一小节都抛出了一个问题,引导你探索,并且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可谓是一气呵成。
扣一星来自于作者对于年羹尧的偏爱,作者虽然说话有理有据,但作者言语之间无不透漏着对雍正帝的“不屑”,对于年羹尧的“钦佩”。
譬如说雍正帝 “将这个文字错误无限上纲上线” “话唠皇帝” “甚至亲自指导伊都立要用怎样的词汇吹捧年羹尧的功劳” “一个当皇帝的,话说到这个份上,也是够可以的” “出于对雍正皇帝智力水平的信任” “是一个忘记了自己皇帝身份而喋喋不休,与任何对象都能展开激烈辩论的胤禛” “性情反复,翻脸比翻书还快” “心里早摊开一个账本儿,一笔一笔,分文不落”。
而对于年氏“是个重感情的人” “是粗线条的人,处事恢弘而欠谨慎” “平心而论,年羹尧识人精明,论事称精”
作者虽然也批判年羹尧了,但情感倾向却很严重,在年羹尧的九十二款大罪之中,作者挑出几项大罪一一论证,最终说明或是意外,或是陷害,终不太成立。
说实话,本书读完了解更多的不是年羹尧,而是雍正帝,论其原因,或许是年羹尧将自己所有的书信付之一炬,无迹可查。而分析大多基于雍正帝的书信。
作者最后的分析还是有深度的,譬如雍正帝对统治合法合理的强烈渴求(从罪项九十二款可以看出),对皇权掌握的高度自信(从充分论证合法性来看,毕竟弱势君主做不到),以及对政治手段的纯熟运用。
本书瑕疵还是不少的,但作为一个科普读物,可以一读,帮助学习一下历史“剧情”还是比较有帮助的。可以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