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那么优秀,为什么总失业
总有人问我:“作为父母,我们应以怎样的方式爱孩子呢?”
“虎妈”的方式太过严厉,“慈母”的角色又怕过于宠溺。
中国的古话:母慈子孝,但又有一句:慈母多败儿。要想做好家长这份工作,尺度分寸还真是不好拿捏。
人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以相聚为目的,唯独父母对子女的爱,以分离为目的。
我们能怎样爱孩子呢?我们能给予孩子最好的爱,其实是,有朝一日在孩子离开我们之后,他也可以把日子过得像在我们身边一样好,甚至更加精彩。
或者说,我们对孩子的爱,应是为了将来他能更好的离开。
孩子来到我们身边纯属偶然,所以每对父母会为孩子付出全身心的爱。
我们会倾情爱孩子一辈子,而孩子能全情陪伴我们身边的只能是一阵子。
上中学了,孩子要住宿,一周回来一次,作业成山,无暇交谈太多,来去匆匆。
上大学了,远离故土,只有寒暑两假,与同学相约,实践活动,能回来住几天,实属不易。
参加工作了,周末放松需要有私人的空间,还要有团体的活动,要约会,要加班,与父母通个电话也是有限的时间。
前一段央视有一个广告:
一位年轻的妈妈牵着幼小孩子的手走路;
镜头一转,孩子长大,与妈妈并肩齐行,追逐嬉戏;
镜头再转,孩子已高大挺拔,把妈妈落下好远,不得不时时停下,等等已近中年的妈妈;
最后一个镜头,儿子不知去向,徒留年迈的妈妈在路边孤独张望。
许多文章里面再三地强调父母的陪伴,确实,再不抓紧陪伴,我们真的没有机会了。
于是我们不吝惜时间,更不吝惜金钱,集全家所有财力人力放诸在孩子身上,可是这样他将来就能很好的生活,很好地应对社会的风浪了吗?
有个妈妈向我诉说,她女儿从小学习名列前茅,一路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大学毕业后连续两次失业,一次是因为工作枯燥,主动辞职,第二次是抱怨待遇不公,拂袖而去。如今在家快一年,整天追剧逛街打游戏。
父母着急,托人打听女儿以往的同事。结果是,女儿对工作不上心,做任何事都觉得大材小用。领导批评几句,她就呛领导;同事好心提醒,她怪人家多事;每天见到人,不知道打招呼;公共区域的卫生,更不懂得去做,办公桌乱成一团。
这位妈妈非常吃惊:我女儿不应该是这样的呀!
是呀,她在妈妈眼中一直是优秀的,学习成绩好,年年拿奖状,各种学习证书塞满抽屉,多才多艺,光是舞蹈就会好几种风格,钢琴考到了十级……
很多家长有一个错误思维一一孩子健康快乐,成绩好,就是教育成功了。
当他写作业练琴时,你心疼他太辛苦,却没告诉他这种辛苦是他该付出的,于是工作后,他感觉自己做什么都委屈。
当他捧着奖励证书回家时,你夸他真棒,却没有告诉他这也是家长和老师栽培的结果,于是工作后,他不服领导,唯我独尊。
当他享受妈妈的美味早餐时,他认为这是理所应当,却没人教他要懂规矩,有礼貌,知道感恩。
当他哭诉同学欺负自己时,你站出来保护他,却没教他如何处理矛盾,于是工作后,他不知如何与同事相处。
当他抱怨挑剔老师时,你随声附和,坚决维护孩子利益,却忘记告诉他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于是工作后,他感觉老板总是处处针对他。
所以当他离开家庭的包容学校的保护,步入到社会这片海时,他出现了极度的不适应:
友谊的小船翻了,
工作的大船翻了,
生活的巨轮也搁浅了。
他四处碰壁,你茫然无措。
孩子在求学阶段,成绩掩盖了一切,父母的目光也太容易被成绩吸引。
我认识这样一个女孩,普通大学毕业,在单位她见到每一个比她年龄稍长的人,都会礼貌地说一声:老师您好;领导安排的任务,她主动帮办公室老员工的忙。有时办公室总是这样一番场景:“小夏,你过来帮我看看电脑怎么回事儿?”小夏,帮忙订份外卖吧?”“小夏,水没啦!”她呢,忙得像个陀螺,仿佛是漂亮的李慧珍里面的李慧珍上身。
闲暇之余,有一次我问她:“大家这么使唤你,委屈吗?”
她笑说:“委屈什么?我还学了好多东西呢,我喜欢大家不把我当外人。”
通过几次交谈,我才知道,她从小跟父母出去旅行,每次都是她制定路线,订机票旅馆,遇到些小纠纷,父母也总是让她自己去解决。她带着小小的得意说:“我爸妈说了,就是把我一个人扔到荒岛上,他们也放心。”
有一次,让她给领导送一份材料,特别厚的一沓。她接过去没有马上去送,而是低下头一页页标上页码,我们催她,她边加快速度边说,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万一领导暂时没时间看,以后想看了顺序不至于打乱。
她的勤奋努力,礼貌待人,博得大家的赞赏,她懂得为他人着想,自理自立,赢得了领导的青睐。
这一切的好品格,我想一定有她父母的功劳。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是的,每个父母都知道,孩子终归是要离开我们。这个离开,根本不以父母的意愿为转移。总有那么一天,他会踏上属于自己的征程,独自去面对社会风雨的洗礼。作为父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他上路之前,教他一些方法,培养些能力,让他少些旅途风霜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