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A学习力」《故事思维》No.9,泉水宝宝
「I,重述知识」
通过故事让他人改变想法需要怎样做?
什么是故事?
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
故事的作用很大。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几个场景:
沟通中的故事的魅力:
小王是某公司的财务人员,一次,他涂改加班单据,被人力资源部发现了。HR找他谈话。谈话中局面很崩。HR一直试图安抚他的情绪,无果。HR只好说:“小王,这样,我们不讲工作。我给你讲个故事。原腾冲县自来水公司财务室副主任兼会计谭裕虎,是我老婆的表哥的表妹的老公的同学,他本来前途一片光明。但是他在1993年3月至2001年4月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采用涂改单据、摹仿领导签字、虚列支出、收入不入账等手段,侵吞公款255732.58元,之后公司发现了,最后经腾冲县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保山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后,保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于去年5月30日以贪污罪,判处谭裕虎有期徒刑10年。小王,你是个聪明人,我相信你和他是不一样的,我们今天就先聊这么多吧。”
《关键对话》一书说,在进行关键对话时,我们要学会营造安全氛围。很多时候,我们在和人沟通的时候,特别是当说教的时候,我们很想说服别人,很希望别人听我们的话,更多时候我们试图影响别人,改变别人,证明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而这种时候,我们往往会事与愿违。我们越是着急越是企图影响别人,却越发地让人抗拒和反感。所以,这个时候,讲个故事,会不会更好一些呢?用一种轻柔而循序渐进的步调去改变别人的看法或者行为,更重要的是避免抵抗和抵触,而且能营造安全氛围。
演讲中的故事的魅力:
演讲家做过一个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平均每天说7000个字(男人大概是6000字,女人大约是8000字)。每天说出口的话虽多,但可悲的是,听你说话的人一旦沾了枕头边儿,就会将你所说的一切忘得一干二净。即便如此,你每天还得与他人交流沟通,希望人们能记住你说的话。如果你是一位领导,一位父亲,或者一位在董事会、团队里具有影响力的人,你更要懂得如何让人记住你所传达的信息。我们将这种容易被人记住的话具有的特质称之为“黏性”,这是奇普•希思和丹•希思在他们的巨著《让创意更有黏性》一书中常用的词。那么,什么样的话更具黏性、更容易让人记住呢?答案是故事。
故事令你的数据形象生动,比喻让你的话令人难忘,生动的语言要比商业行话更能打动人心。故事具有如下的特征:
■ 简单明了
■ 富有情感
■ 形象生动
■ 用起伏的情节吸引听众
听众可能记不住一连串的数字,但他们会记住一个故事。因为大脑的运转方式,使得我们愿意全神贯注地聆听任何故事,无论这个故事是多么匪夷所思。故事可以非常简单,比如“我有一个同事,叫王小豆,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电脑坏了,而他马上要参加一个很重要的会议。正在犯难之际,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主意……” 电脑坏了,这是很多职业人都会遇到的事情,遇到了这种事情,大家都有过着急上火的时候。所以,听到这个故事,我们可能马上就引起了兴趣。
又比如说,我们要讲一个道理,这个时候,我们就直接跟大家说:”如果你想做一个有温度的人,就应该表现出有温度的样子。这个有温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123……“但是我的老师朱淑倩不是这么说的,她讲了一个故事,南风和北风的故事。在故事中,你可以从坡道到甜点,你可以运用讲故事的技巧。故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展现出前因后果。它会为思想增添血肉,会把思想与听众联系在一起,并对听众产生影响,一则故事可以形象地表达你的价值观,而你不必明确地将其说出来。
其实这是你的观点,但是讲故事不一样,听众感觉到的,和故事同呼吸共命运的、产生认同感的,是故事,不是你。所以,人们在接受故事的时候,不知不觉地也接受你了。
言归正卷,通过故事让他人改变想法需要怎样做?
首先,一则好故事,故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四要素开头。
我们经常这么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
给心爱的小女儿童话故事的时候,我们经常这么讲故事:从前,有一位英俊的王子,他孤身一人住在一座城堡里……
给大众讲故事的时候,我们经常这么讲故事:去年夏天,我带着十七岁的女儿,在东莞的大道上,我们开着一辆红色的小轿车,我们要去到21世纪美术馆……
一转眼之间,我们就成了故事的主角。然后,听故事的你,就有了一位母亲、一个女儿和一片城市的视觉形象。画面感就出来了,下面的情节就变得让人期待。
剧场运动创始人、国际即兴剧创立人凯斯•乔斯通认为:一个成功的故事一开始总有一个平台。
所以,故事可以改变人的观点。
怎么做?
第一步,给故事一个开头。
接下来,故事嘛,可以夸张点。所以,建议第二步要有曲线。
曲线是什么?
风云突变故事的情节应该不再是稳定和日常的了,所以,你要给故事增加曲线。曲线是意想不到的元素,会让人产生波动的感觉。可以时而低谷,时而高峰,变幻中,把主角引向斗争,把主线引向复杂。斗争构成了故事的主线。没有斗争,就没有故事。斗争让故事令人兴奋、有趣、激动人心、富于情感。当英雄度过了难关,我们会欢呼雀跃。故事中,主角总会在人生的岔路口犹豫不决,总得在某个时刻作出抉择。抉择越难,故事也就越精彩。带些神秘色彩,通过做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给你的听众呈现惊喜。运用再现——在故事里掺入一些元素,并让这些元素在故事中重现。当这些元素与前面故事里出现的元素相互照应时,后面出现的惊奇往往是令人满意的。王子在森林里遇见一个老巫婆,巫婆给了他一只高脚杯,在之后的故事里,当王子需要喝神奇的药水时,那只高脚杯就会派上用场。客观呈现故事的原貌,不要主观讲述。听众天生都是叛逆的,如果你告诉他们要体会什么,他们往往体会不到你说的那种感觉。
也就是说故事要有变化。
第三,故事有要关联性。
简单来说,你想讲认真工作的重要性,那么,你就要找一个认真工作的典范。
你想鼓励孩子勇敢,你就要讲一个勇敢的故事。
这个故事必须是你要关联的要表达的想法。而不是说你想让孩子勇敢,你却给他讲一个鬼故事。那么,这种有关联性的故事应该怎么来寻找呢?这里有几个小妙招,可以参考一下。
源自历史一一本国历史或世界历史中。
来自个人生活,或者熟人的生活中,特别是那些克服艰难险阻、经历过危难时刻的人的生活中。
我们看过的报纸中——当前发生的大事是话题类故事的一个绝佳来源。
众所周知的文献或艺术作品中——经典的故事会使谈话有力而高雅。
来自家庭,你身边的人、你的孩子——孩子是那些容易被人理解的故事的一个好的来源。
第四、创造故事的简单冲突模式,而且这种冲突模式是跟正反想法相关的。
故事有很多种类型,在演讲中最常用的有两类:一类是警示性寓言故事,这类故事警示我们前面可能发生的危险;另一类是励志类故事,讲述人们如何克服困难。这里有一个创作励志类故事的简单模式:困难越大,英雄人物越平凡,故事也就越吸引人。听到一个普通人历经艰难困苦仍存活了下来并到达了成功的彼岸,我们会备受鼓舞。为了产生更强烈的激励效果,可以让主人公在通往成功的路上碰到更大的困难,并延长主人公与困难斗争的时间。如果超人打掉了一扇门,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如果超人被氪星石包围了,故事马上就变得更有趣了。最好的故事是真实的事情,真实性是不能简单编造出来的。有时候,如果你能更深入地思考一下,说不定你个人的经历本身就能为你的主题提供一个完美的故事。
「A1,激活经验」
回忆一个促使你的想法改变的故事,这个故事可能是让你从对待工作漫不经心变成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也可能是让你从只关注自己变成乐意关注身边的人,亦或是你的老板和你说他如何发送邮件的故事让你改变了对待邮件的态度。请写出这个故事,并说一说当时你的心理变化过程。
《我和马总不得不说的故事》
2018年10月的最后一天,刚一上班,马总把我叫到他办公室,他跟我说:”曾总,你把这份材料整理一下,我明天协会演讲要用。“
我一看,公司介绍,已经写的很好了。我们惯常的套路,就是介绍公司名字、公司注册资金、经营范围,优势、劣势等。
我仔细地看完,抬起头来,对马总说:”领导,这个已经写的很好了。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写的。“
马总说:”不好,我感觉没有特殊性。你再想想。”
我心想:“都是这么讲的呀。”
我接过材料,心情沉重地走出了马总的办公室。
苦思冥想半天,一个字也烧不出来。
怎么办?
我把小洁叫到我办公室,然后,把马总的要求告诉她,让她给我重新整理。
小洁非常认真地问了很多问题。然后,她走出了我的办公室。
下午14点的时候,小洁把报告重新交过来了。我一看,眼睛一亮。你猜,发生了什么?
哈哈,原来小洁写了个故事,这个故事是马总在今年年初带领团队拓展时的一个感人故事,然后,引出了公司的介绍、公司的企业文化。太精彩了。
我把报告交给马总,马总赞许地说:“嗯,这次工作,我很满意!”我惭愧地说:“这是小洁的功劳呀!”
任何一件看起来不经意的小事,如果用心了,你都能做得与众不同!有追求的人生,才会越来越精彩!
今日内容来自第五章《故事的心理影响》
拆页十一
P123
转变想法的心理过程
如果你认为人都是有创造力的,而你的同事认为“人都是胆小鬼“,你应该怎么改变他的观念呢?你可能会喊叫,讲道理或是侮辱他的智商,这样做不仅达不到目的,还有可能更加坚定他的想法。
要改变一个完全相反的观点,你必须循序渐进。故事给了你一个完美的模板,帮助你把某人从冲突的一边,慢慢地,委婉地,转移到另一边。
援引研究数据,进行哲学论证,运用优雅修辞,这些手法太高深了。你应该切合实际,降低标准,低到理性想法的下面,小步前进。
你的故事必须首先让你和对方在一个点上建立联系,在这一点上,你们应该达成共识,拥有同样的情感基础。
看到一个普通人居然很有创造力,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
如果要讲一个母亲在暴风雪期间,想办法逗烦躁的孩子开心的故事。你可以讲,她用报纸折海盗帽,描上两撤小胡子,用树枝做成剑这样的细节。
建立在这个联系上,你可以讲部队里的故事,讲讲管理制服的上士如何巧妙绕过军规。这条军规要求他处理掉所有“用过的”制服。从海军新兵训练营回来后,士兵们都变瘦了,纷纷把训练之前发放的超大号军服退了回来,这些大号的军服几平没有被穿过。
按规定,这些大号的军服只能被丢弃。上士不愿意浪费,他无视规定,开始把它们以各种方式再次利用,为此还赚了一笔钱,这个行为为他赢得了1998年“全国政府再创造协调机构”的奖励。
如果他是一个没有创造力的人,他或许早就放弃了,或者会因违反军规而受到惩罚。由此可见,并非所有人都是胆小鬼,有创造力的人总会一点点改变人们的固有观念。
如果你想带领你试图说服的人,一步一步,顺着故事的脉络走到另一端,你首先要慢慢化解对方的抵触心理。细节可以帮你把故事中的人物变得活灵活现,你的听众就会开始记起他们自己的真实经历来印证你的观点。只要你从和对方达成共识的地方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对方就可以看到你眼中的世界。
和对方得到一个共同的结论,这是你的最终目标。这个目标不是须臾之间可以实现的,所以不要太急躁,否则你将失去影响对方的机会。故事是你将对方带上这段旅程的工具,随着旅行的深入,他们会渐渐相信你所相信的,终将共同抵达彼岸。
我有一个朋友,她的工作是训练监狱看守的忍耐力和共治能力,工作非常难以开展。刚一开始,监狱长就失去了耐心,他们辩解看守们都很冷漠,对他们提出的意见毫无反馈。监狱长们很快就得出了结论:看守们根本就不想参与决策。
我的朋友面对这个困境,没有直接否定监狱长们的结论。经验告诉她看守绝对不冷漠,只是有点担心,他们其实非常想参与决策
为了让监狱长也看到这一点,她讲了一个故事,讲述自己当初是怎么转变想法的,然后让这个故事再去改变监狱长的想法。她没有强迫监狱长接受自己的结论,而是引导他自己得出结论
她说,训练的第一天,她通过一个练习让一些普通人思考角色、人格类型及他们认为的自己在这个系统中的位置。她让参与者们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直到他们找到自己所属的地方。通常,这个结果都是扎堆的(更外向的),一些不合群的(内向的),一些人拿着本书坐着,一些人站着参与某个活动……每个人站着的方式都表露出了其与生俱来的差别。
这个练习往往会引起一个有趣的关于多样性的讨论,接着转向谈论他们在迈尔斯一布里格斯模型性格倾向的得分。这就是整个训练过程。
第二天早晨,她开始给看守上课,她认为假定同等数量的男人、女人一定会出现多样化结果。然而,在她下令“在房间里走动直到他们找到自己所属的地方”的那刻,看守们没有丝毫犹豫或观察他人的动作,全部直直走向墙壁,转身背靠墙。
当她把这个故事告诉一众监狱长时,就已经带着他们迈出了几小步,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些看守。如果她只是说“他们很没有安全感”,益狱长们的态度不会有太大的改观。
故事,很自然地,按照步骤发展,以每次10度的速度,终能把听众的看法来个180度大转弯。
以一种轻柔而循序渐进的步调去改变别人的看法或者行为,会避免抵抗的反应。假设你的听众高高地站在他的观点的阶梯之上,那么,故事可以一阶一阶地哄他下来,让他走到你的阶梯边,然后,再一阶一阶地顺着你的阶梯爬上去,站在你站的地方观察事物。
「I,重述知识」
通过故事让他人改变想法需要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