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想法圣贤书友会

不同的两种思维模式

2022-08-26  本文已影响0人  子匠读书
今日美图

今晨阅读了《终身成长》小片段拆文

原文:

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固定型的思维模式,会使你急于一遍遍地证明自己的能力。如果你只拥有一般水平的智力和品 德, 以及普通的个性。那么, 你最好证明你自己能够在这些方面达到 正常水平, 不能让自己在这些基本的特征方面看上去或者给人感觉不足 。

我们当中有些人从很小的时候就被训练成这种思维模式。我小时候 就非常关注自己是不是足够聪明,但真正将这种固定型思维模式印入我 大脑的, 是我六年级的老师威尔斯女士。和阿尔弗雷德 · 比奈不一样, 威尔斯女士认为, 智商决定了人们的一切。我们按照智商从高到低安排 在教室里的座位, 只有智商最高的同学才能举旗、 拍黑板擦或者给校长 写报告。 她除了每天用她那种批判的态度让我们感到紧张之外,还建立 了一种思维模式, 在这种思维模式中, 全班同学都有一个强烈的目标, 就是要让自己显得聪明而不是愚蠢。

在每次考试或者在课堂上被她叫起 来回答问题时, 我们整个人都可以说是处在成败的紧要关头,谁还会在 乎和享受学习的内容呢? 我见过的太多人都抱有这种要证实自己的强烈目标 —— 在课堂上, 在工作中, 甚至在他们的个人关系中。

每种时刻都需要他们对自己的智 力、 个性以及特征进行证明。每一个时刻,他们都在接受评估: 我会成 功还是失败?我看上去是聪明还是愚蠢?我是会被接受还是被拒绝?我 看上去像是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

但是, 世界上还存在另一种思维模式。在这种思维模式中,这些品 质不是你非要打且不得不打的牌,你不需要总在担心自己手里只有对十 的时候去说服大家和自己, 你手里的是一副同花顺。在这种思维模式影 响下, 你需要打的牌不过是你成长的起始点。这种成长型思维模式建立 在这样一种理念上: 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的。 即使 人们在先天的才能和资质、 兴趣或者性情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 每 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

是不是说, 具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认为每个人想做什么都能成功? 任何人只要有一定的积极性并接受过适当的教育都能成为爱因斯坦或贝 多芬? 并不是这样的。但是他们相信, 人类真正的潜能是未知的(也是 不可知的) ; 人类在经过多年的热情、 辛苦奋斗以及训练后能够取得什 么样的成就, 是无法预知的。

I: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

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 ,就是固定型的思维模式:就会在课堂上, 在工作中, 在个人关系中,一遍遍地证明自己的能力,是成功还是失败,是聪明还是愚蠢,是被接受还是被拒绝,是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等

世界上还存在另一种思维模式,也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就是通过努力来培养自已的基本能力,即使人们在先天的才能和资质、 兴趣或者性情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

A1: 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读小学的我,特别调皮又不爱看书,知识积累特别少,五六年级的作文半天写不出几行,单元测试的作文几乎都不及格,固有的思维就判定自已属于不聪明的笨小孩,写作能力差,我的学习能力就这样了。

读初中的我,不仅长高且性格也变得文静许多,能静得下心来认真学习看书,认真做笔记复习,慢慢的各科成绩都相对稳定,特别是语文老师说,我写的作文一次比一次写得好,增加了学习动力更自信,我更积极的去看各类优秀报刊和经典名著,摘抄优秀的金句,为写作收集素材,写出自己的文笔,打破原来固有的思维模式,通过自己的努力,写作也变得如此的简单。

A2: 我的应用(目标+行动)

目标:用成长型思维模式持续成长

行动:

① 坚持文案输出练习

② 每周学会做一道美食,提高生活仪式感。


Hi,我是子匠,一枚喜欢写作の设计师,喜欢阅读,护肤、美图、摄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