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OUT啦,人人争当“兽系”青年
2019年,年轻人保温杯里泡的枸杞还没喝完,又重新迷恋上了肥宅快乐水和珍珠奶茶。
95后纷纷表示:反正既然喝水都会胖,干嘛不喝奶茶。就是这么“佛系”啊
大家应该对“佛系”这个词并不陌生。2014年,哆啦a梦老家的一个杂志中首次提出“佛系男子”一词,用于描述日本青年在“低欲望社会”的生活态度。
大同小异,部分中国年轻人也开始进入一切随缘、得过且过的生活状态,很快这个词火遍国内的社交网络。
在网络上对“佛系”的描述中,理想的佛系状态大概是:无欲无求,不争不抢,从容淡定,顺其自然。仿佛是一种已经经历了人生高高低低,大悲大喜之后的“超脱”境界。
他们的口头禅是:
当然有一部分已经进化成为佛系肥宅:没意思,懒得去,不想动。
肥宅,曾是讽刺性的贬义词,现在已经演变成部分当代青年的生活态度,最重要的是享受宅在家的快乐,只想葛优瘫。
即使面对脱单也是:社交费劲,爱情随缘,手机不好玩吗?
网友戏称为:自杀式单身。
丧、佛系、社畜、咸鱼……已无数类似的词语被用来描述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晩婚化、少子化、家里蹲……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扪心自问,“佛系”青年,是真的不焦虑、无欲望,怎样都OK 吗?
你其实是不是也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是不是面对机会,身体还是很诚实积极争取?是不是看到同龄人超越自己,嘴上不屑一顾,内心慌得一笔?
也许“佛系”的口号只是你的一种自我逃避自我欺骗,一直怯懦的自我防御。
面对各种压力焦虑,选择提前躺下,放弃任何反抗,毕竟躺在坑底是真的很舒服啊。
所以“佛系”久了,大家都发现其实世界并非阿弥陀佛,生活不是得过且过,工作不是一切随缘,脱单更是得主动出击。
所谓的“佛系”很多时候都是给自己的不思进取扯了块遮羞布,不过是无法面对自己的欲望,本质上就是无法面对自己的无力,或者更直白一点:无能。
钱包空着的地方,都住着焦虑。我们无法以佛系之名屏蔽所有的焦虑,因为焦虑里明明还有那个不想放弃的自己。
也有很多年轻人选择从坑底爬出来,扯掉遮羞布,对生活重燃起激情与渴望,承认自己的欲望,并将之付诸于行动。我们可以称他们为“兽系青年”。
你可以看到他们有野心,总是充满希望感。为了自己目标会不断努力去实现,他们想要的不仅仅是成就感本身,更是努力后的结果。他们看起来是乖巧温顺,但其实内心住了一只野兽!
在这里,也想给那些希望从“佛系”转为“兽系”的青年们一点小建议:
1.找到让你感兴趣的事情,不是三分钟热度的那种,必须是长久的。
2.找到志同道合一起向上生长的伙伴,跟积极的人多相处。
3.给自己日常设定一些合理的可实现的小目标,可以用优云记录下日常为之努力的每一步,分享给自己的好友,共同进步。
我们没有办法选择人生的起跑线,无法轻易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你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姿态,选择终点。如果你想要更好的生活,别“佛系”了,一起来做“兽系青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