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斋随谈

我的父亲母亲

2020-10-22  本文已影响0人  诗源怀冰

  我的父亲已经不在了,而我的母亲直到现在还是一个人。今年过年我翻抖音的时候看到我的小姨(我小姨夫前几年过世了)跟别人相亲时的视频我还问我母亲是真的吗,我怎么不知道?母亲说:“是真的,过年前你小姨还到他家去看过,只不过你在外工作没告诉你吧。”说着她落寞的脸上就没再说话了。我知道母亲想父亲了。

  我的父母都是五十年代人,父亲读过书,喜欢画画,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他那满书柜的书和他自己的钢笔画。而我的母亲却大字不识一个,现在用智能手机都是磕磕跘跘,跟我们用微信都是用语音。手机中的APP都是我和弟弟帮忙弄得,放在最前页,让她能用到。我的父母的文化差距这么大,他们是怎么认识的呢?我后来也是断断续续的跟母亲聊天才知道的。

  我的母亲住在山里面,而父亲却住在离镇不远的村里。他们两家的距离隔的有几十公里,我现在坐车去外婆老家都得二十多分钟。那时可没现在这么交通便利,听别人说父亲以前经常跑东跑西,挑着担子往山里跑,认识山里的人也多。母亲也曾经说过,父亲是通过别人介绍的才认识。刚开始母亲是不答应的,还跟我的外婆闹过,可惜父亲已经打通了外婆外公的路子。也许这是他们的孽缘吧。

  我的父母结婚的时候也才刚刚二十多岁,那时父亲跟爷爷的关系很不好。爷爷有五个子女,我的父亲是长子。结婚后爷爷就想让我的父母搬出老屋分家。而母亲那时已经怀了我,父亲为了让我的母亲少受点罪,跪在地上磕的头上冒血了。就是为了能在老家多待一些时间,让母亲有个好的环境。可是最后还是搬走了,搬到了村里的碾米作坊,也就是现在住的地方。现在我的脑袋里还记得小时候的土屋二三间房,中间为堂屋,左边为卧室,右边为厨房,外边再修了个厕所。

  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情况,父亲决定出去做推销,我们这叫它“跑外交”。每年都得出去两三趟,只有到家里田里的稻子熟了就回来收稻子,收完又出去了。每次父亲回到家母亲做的饭菜都好吃了百倍,而父亲偶尔也亲自下厨做点饭。就这样过了几年,也就是我小学的时候,家里盖起来两层楼房。这在我们村也是数一数二的。但是父亲母亲却每年团聚不了几个月。

    父亲对母亲很尊重。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父亲正好在家待着。有天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我和母亲大吵了一架,我气不过离家出走了。刚走到镇上父亲骑着摩托车就找过来了,父亲从小就没打过我,这次却揍了我一顿。把我带回家让我跪在母亲的面前要我保证以后再也不让母亲生气了,这是我记忆中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挨父亲的揍。因为挨父亲最多的都是罚站啊,而挨母亲的打却是最多的。

  父亲走了,走的悄无声息,走的我们一家都没有准备。父亲走的之后几年里,每年过年我家都是阴沉沉的。奶奶当时住在小爷家,每次过年要我们去她那吃年夜饭,可母亲都只是对我说:你和弟弟去吧,我不去了。我想让母亲去,可我不知如何开口。只是陪着母亲。最后小娘看不过去了,直接来到我家拉着母亲去她家。初一到十五要跑亲戚拜年,以前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去拜年。可是那几年母亲那里也不想去只是在家里发呆。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父亲走了这么多年,母亲也一天天的过来了。我和弟弟都在外面工作,都想让母亲再找一个伴。可母亲至今也没说什么,只是一个人住在老家。现在母亲也找了份工作,跟我们说给我们照顾老家,怕老家没人住,没人照看。

  这就是我的父亲母亲!平平淡淡的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