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给自己的遐思

2023-04-09  本文已影响0人  刘焕友

“树下无树”

一棵树,它想方设法不让自己周围的树长大、长高,不让周围的树枝繁叶茂。因为一旦自己周围的树,特别是距离自己最近的树长大了,长高了,长得枝繁叶茂了,自己在上接收不到阳光雨露,在下争取不到水、无机盐、有机物等营养物质,是这棵距离自己最近的大树把自己逼到死胡同,自己就会萎靡死亡。

树下无树,是一个客观事实。

因此,丛林法则中,不共存法则是主要法则,特别是在空间有限,物质困乏的时候尤为明显。

因此,保持和任何人的舒适的距离,无论是实际距离还是心理距离,都是符合“树下无树”生存法则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一棵树,在一片树林中“独树一帜”“鹤立鸡群”,必然上争取了更多阳光雨露,下吸收了更多水、无机盐、有机物。无限的扩张壮大是树的本性,因为,一旦自己停止生长,自己周围的树会超过自己,那时候,上接收不到阳光雨露,下吸收不到水、无机盐、有机物,自己会被“逼死”!于是,出现了“木秀于林”。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是一个客观事实。

因此,丛林法则中,掐点法则又是另一重要法则,特别是这个“点”“秀”不怎么强壮的时候。

因此,聪明的中国古人发明了“中庸”,发明了“过河随大流”,这都是符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生存法则的。

“独木不成林”

一棵树,在一个空旷的地方,周边没有任何阻碍自己生长的东西,所有的资源自己都可以尽情享受,于是,这棵树长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那就是自由发展的样子。没有了竞争,没有了资源掠夺,按道理说应该是理想的生存状态,然而“独木”抗击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的能力是有限的,它的生存难以延续,再说“独木”是不能改变气候的!

独木不成林,是一个客观事实。

因此,丛林法则中,共生法则又是另一重要法则,单打独斗难成气候,单打独斗,最后只能让自己尽快在地球上消失。

因此,任何人都不能离开集体。现代人发明的“共赢”“抱团发展”,这些都是符合“独木不成林”生存法则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