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打工生活
为了能够避开上山下乡的命运,大哥想把我落户到县城郊区的农村,给我弄了一张得了钩虫病的医院证明,向学校申请休学一年。他在南门口的生产队里找到一个砌匠(也称泥瓦匠或泥工)师傅,要我到他那里去当学徒。因此,我离开渌江中学高一班,开始了一年学砌匠的生涯。我师傅叫秦光明,一个高中毕业生,泥工技术一流,脑子也特别活络,可以说:他是一个有文化的砌匠。
我第一次跟他出去做事,是在马背岭的电机厂砌一个公共厕所。他首先教我的是砌墙时用的石灰砂浆(石灰粉、沙子和水混合)的配比。然后一边示范,一边教我怎样砌红砖墙。砌砖墙很容易学,上手很快,但要砌好可不容易。首先,要在一堵墙的二头各砌一个墙垛,墙垛要砌得垂直于地面,为了保证墙垛垂直,一般砌几个砖,就要用竖尺测量墙垛垂直度,竖尺是一根宽约10cm,长约一米多的尺子,尺子中间画了一根与两边平行的直线,在直线的一端钉了一根线,线的另一头坠着一个尖锥形的铁坨。测量时,用竖尺的一条边紧靠着墙垛,当竖尺上吊着铁坨线与画在尺上的线重合时,表示墙垛与水平面垂直,否则就要修正墙垛,直到垂直为止。然后,在两个墙垛之间扯一根水平线(也叫参考线),作为中间所砌砖块的参考。使得整个砖墙保持在一个平整的立面上,且垂直于水平面。拐角处的墙垛更难砌,因为要使墙垛的二个面保持相互成直角,且同时与水平面垂直。
在砌墙之前,要用适量的水先将砖浇湿,否则,砂浆中的水分将很快被吸干,影响砖墙的粘合质量。其实,砌每一块砖都有讲究,由于红砖在炼制过程中产生形变,使得其六个面并非完全成直角,将那个面朝外摆放,将直接影响着砖墙外立面的平整度,因此,拿砖的左手就要不断地将手中的砖翻转,凭借手的感觉,进行调整。要想提高砌砖的速度,在左手拿砖的的过程中,右手手中的砌刀要同时挑一刀沙浆,将沙浆快速均匀地涂抹在已砌好的砖墙上,双眼瞄着参考线和整个墙面,左手准确地将砖压在沙浆上,并使其与参考线和墙面对齐,右手的砌刀同时将被砖块压得溢出的沙浆抹去。砌砖操作看似简单,但要砌好,可非一日之功,只有经过无数次的积累,熟能生巧,才能练到操作自如的地步。没有多久,在砖块和砂浆的共同作用下,我左手指头上的外皮就被红砖磨去一层,手指碰到任何东西都会剧烈疼痛,还是师傅给了我一双帆布手套,才阻止了情况的进一步恶化。
砖块的长宽高约为24cm X 12cm X6cm,用砖所砌的墙被分为许多种,根据墙的厚度,一般分为06墙、13墙(单砖)、24墙(双砖)、38墙和50墙,等等。06墙和12墙一般用于不太高的隔断,民用建筑的主要墙体是24墙,38墙和50墙通常作为房屋的基础,有的工厂厂房也用38墙和50墙。在三层以下的民用建筑中,为节省成本,也可将24墙砌成空心墙。我们在电机厂砌的公共厕所就是砌的空心墙,而厕所各个坑位之间就是用约1米多高的06墙隔断。在厕所二个门的外面,用13墙各砌了一个阻挡视线拐角。
当墙砌到一人高的时候,就要搭脚手架。由于我们这个工程队人少,只有师傅和我二个泥工,师母和另外一个人做小工。我们用来搭脚手架的材料是毛竹。先在离墙约一米远的地面,竖立几根竹子,用铁丝把一根横着的,高度与墙差不多竹子与几根竖立的竹子扎在一起,再在将几根短木棍搭在横竹和墙上,摆上跳板,一个脚手架就搭成了。将准备好的红砖和沙浆挑上跳板,就可以接着往上砌墙了。当整个房子的墙砌好后,下一步就是盖瓦。
在盖瓦之前,先在人字形的山墙上埋进比较粗的木头,伸出墙的长度视设计的屋檐宽度而定,若屋檐宽度太宽,就必须在山墙上增加一根挑梁分担屋檐的重量。将准备好的木头房梁搭在房子两端的山墙上,每隔四五十公分左右摆一根。然后在房梁上每隔十公分钉一块木条,将整个房顶都钉满木条后,就可以盖瓦了。将瓦片的凹面朝上,从下往上一块叠一块地摆放在二根木条之间,然后再将瓦片的凸面朝上,一块叠一块地盖在二列凹面瓦上。这样雨水就会从凸面瓦落到凹面瓦上,再顺着凹面瓦流到屋檐处,掉落地面。在雨水掉落地面的位置,一般都会修一条排水沟,以免落下的雨水溅的到处都是。
房子盖好后,接下来就是内部粉刷,化粪池、内墙、隔断和地面都要用水泥沙浆粉刷。先用木质的抹泥板把水泥沙浆抹上墙。一开始,我的抹泥操作总是做不好,力度没有掌握好,沙浆老是掉到地上,重复N次后,才慢慢学会。粉刷墙壁只有二点要求,一是要平整,二是要光滑。用木质的抹泥板抹沙浆,就是因为它有更好的摩擦力,能在墙面上轻易地带动沙浆,达到平整的目的。待到抹在墙面的沙浆快干的时候,再用铁质的抹泥板反复摩擦,将已经涂抹在墙面的沙浆抛光。最难粉刷的是墙角,为了保证墙角上的角棱成一根直线,要先用一块平直的木板挡住一面,粉刷另一面,直到两面都粉刷完。
我那师母也是了得,挺着个大肚子,还在工地上担砖、担沙、抬木头,什么活都照样干,跟没有怀孕的人没什么两样。
经过我们师徒四人的不懈努力,一个多月后,我们为电机厂建的公共厕所终于完工,我也拿到了我挣的第一个月工资46.8元,30天X 1.56元/天(没有休息一天)。别看只有四十多块钱,但在那个年代,一般工厂的学徒月工资18或者21,三年后出师,拿27元/月,普工是36元/月,当然他们有四天半的休息日,46.8元/月算是很高的工资了,我82年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年工资是45元/月。拿到工资后,赶紧交给家里,老妈只留下20元,其他的留给我自己吃饭和零花。
电机厂的工程完工后,我又跟着师傅到南门一个农户修建房屋,到农产品公司修建围墙,在施工的某一天下午,正在和沙浆的师母突然发作了,肚子痛得冷汗直冒,师傅和我们几个连忙扶着她回家(工地离她家不远)。隔壁邻居帮忙去喊接生婆过来,回家不到一个小时,师母就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平常不苟言笑的师傅喜不自禁地见人就端烟,两只眼睛笑得只剩一条细缝,嘴巴就没见合陇的时候。
师母生完小孩后也没见她坐月子,第三天,她就去了农产品公司修建围墙的工地。不过,大家也不让她干重活,只是在那里做做样子。在这个工地,拿的是计时工资,每天工资标准是:师傅1.72元,我1.56元,师母和另一个小工是1.42元。对于磨洋工,大家都是老手,一天的工作,硬是可以拖个二三天。
大约在5,6月份,湘东电厂改建冷却水排放水渠,师傅承包了基中的一段,湘东电厂在离萍乡约十多公里的地方,属江西省。我们去那里,买粮食要用全国粮票,师傅是农村户口,别说是全国粮票,连本省粮票也没法弄到。只好每月回来背几十斤米去,好在地方不远,坐火车只有三站就到了。我倒是还好,大哥帮我弄到了全国粮票,可以在当地买米,0.138元/斤,比每月回来背几十斤米轻松多了。
师傅带着另外一个泥工和我,背着铺盖、席子、换洗衣裤和两袋米就上路了。湘东电厂所在地其实就是农村,电厂一面是一个小同包,其他三面都是农田,原来的冷却水排放水渠就是在农田时挖了一条沟,据说是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我们要修建的是一条暗渠,就开挖一条深沟后,分别在沟的两边砌上挡土墙,然后在墙上砌一个红砖拱,将上面盖住。师傅在当地农民中请十几个人来开挖深沟,还请了三个人来做小工,我们离工地不远处的农民家借了二间房间住宿,也请了这家的女主人给我们做饭。
挡土墙是用片石砌的,墙体比较厚,有五十多公分。与砌砖墙不一样的是,先在一段墙的两头立一个木桩,让木桩的一面保持平直,且垂直于水平面,再在要砌石块的高度上拉上二根参考线,以保证所砌墙面的误差不会太大。用片石砌墙完全就是一项体力活,大点的石块一个人根本搬不动,要用两根粗铁丝框住石块,二个人再抬到挡土墙上,我们泥工的工作就选石比较平整的一面朝外,用一根铁棍撬动石块,让其尽量靠近参考线。位置确定后,用小石块塞在大石块下面,使其固定不动。挡土墙靠外边一面的石块固定后,靠里边的石块随便填,一般是砌一层石块,铺一层水泥沙浆,沙浆会流入石块之间的缝隙中,使石块相互之间粘连在一起。
每隔一段距离,就要在墙体上横着放一根打通了的竹子,以利于挡土墙排水,挡土墙建好后,由于每个石块都是不规则的,墙外面的缝隙大小不一,要用水泥沙浆将这些缝隙填满,这个操作叫钩缝。钩缝不仅使墙体更牢固,也使墙面更规整。再用一个事先做好的,半圆形的模具架在两条挡土墙之间,用红砖砌上面的拱,将整个水渠盖上。最后将土回填到砖拱上,推平,一段暗渠就算是修好了。农民在前面挖一段,我们跟在后面砌一段,工作了三个多月才把承包的暗渠修完。
我们住的那户农民家里栽种了几分地的甜瓜,甜瓜成熟的那些天,女主人每天都会摘几个给我们吃,那甜瓜不但新鲜,而且又香又甜,吃到嘴里,口舌生津,至今难忘。我们在她家吃饭,每人每月交30斤米,10元的伙食费,这里面包括菜钱和做饭的工钱。而我则是交30斤全国粮票和15元钱,其中4.14为买30斤米的钱,多交了0.86元,在她家吃饭,也不好算得那么精是不是。她也知道多收了几角钱,高兴的不得了,忙说:“怎么要得,这怎么好”。在当时的农村,挣钱太难,三分钱一个的鸡蛋(在我们那里叫“博博”,在萍乡叫“嘎嘎”),一分钱一斤的罗卜。她家里还不能养太多的鸡,否则会被指走资本主义道路。她种的那些甜瓜,挑到城里去卖,也卖不了几个钱。晚上,我们就在电厂冷却水排放水渠里洗澡,那水有一定的温度,泡在里面,就像在泡流动的温泉,十分舒服。
那个年代的农村,全国粮票是可遇不可求的稀罕之物,吃饭、吃面、油条、包子和馒头等任何主食都要有粮票,只有钱而没有粮票是万万不行的。所以农民进城一般不在城里吃饭或自己带饭。在湘东镇,除了电厂外,还有一个萍乡钢铁厂,人口也不少,运气好的话,还可以买到上海产的,0.14元一包的“勇士”牌香烟,与家乡的火炬牌(0.20)和沅水牌(0.20)的香烟相比,又便宜又好抽。
自湘东回来后,又同师傅到醴陵电瓷厂建一个灯光篮球场,主要工作是用混凝土浇地面,按1:2:3(一袋水泥,二担沙子,三担卵石)的比例人工搅拌混凝土。将水泥、沙子和卵石堆到一起后,浇上适当的水,拿一把打铲(一种比较小的铲子),把材料的混合物从一边铲向另一边,反复三次后,水泥、沙子、卵石和水得到充分的搅拌,就混合成了混凝土。然后将搅拌好的混凝土铺到球场的地面。这个工作需要有很好的体力基础,打铲操作的节奏适当,可以省地些体力。最难的是整个球场地面的平整,要用一根很长的平直木棍把混凝土扫平,否则,低洼处就会积水。待混凝土快干时,再用铁质抹泥板将其抛光。整个球场并非一个整体,每隔几米,就要留一个伸缩缝,否则,因为热胀冷缩,球场会产生裂缝或鼓包。最后一道工序是养护,混凝土有28天的养护期,在此期间必须保证混凝土的含水量充分,否则,混凝土将会被烧坏,为此,在建好的球场上铺上一些稻草,每天浇水,让稻草保持湿润,达到养护混凝土的目的。
后来,我和师傅又参加了电瓷厂一间厂房的建设,待厂房四周的墙体建好后,要将事先预制好的房梁架到十几米高的墙上。房梁主要由三根树木组成,被做成对称的三角,最长最粗的的一根横在下面,另二根一样长的呈人字形搭在横木的上面,中间还有几根短木头连接三根主木头,以增加稳定性和分散受力。这间厂房总共要安装十多个房梁,我们在安装第一个房梁的位置立一根近20米高的巴杆(音,是起重杆的一种),先将巴杆的底部固定,在巴杆的顶部也用四根钢丝绳拉向四个方向,将巴杆的顶部也固定住。在厂房外面,固定设置一个钢丝绞盘,从绞盘上事先引出的一根钢丝绳,穿过巴杆底部的一个滑轮,再穿过巴杆顶部的静滑轮组和一个悬空的动滑轮组,在动滑轮组上有一个吊钩,将捆在房梁上的二根钢丝绳挂上吊钩,就可以起吊了。
钢丝绞盘上有二个摇把,可以二人或者四人摇动,如果起吊的物体太重,还可以在摇把上加套管,增加摇动绞盘的人数。随着绞盘的转动,不停地收回放出去的钢丝绳,使得动滑轮组和挂在吊钩上的房梁也不断地升高,直到预定的位置。在房梁的两端,还各系着一根绳子,每根绳子由一个人控制,以避免房梁的摆动和调整房梁的位置。安装完一个房梁后,再将巴杆移动到下一个房梁的吊装处,吊装另一根房梁。整个过程要持续好几天,由专门的吊装人员负责,我在那只能打打杂,但整个过程还是让我记忆犹新。
我随着师傅东跑西奔,辗转好几个工地,砌匠的基本操作也学了个七七八八,一年时间很快过去,休学假期也随之结束。一年的学徒生活,让见识了很多,虽然吃了很多苦,但也学到了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要是我继续做下去,说不定也能混个小包工头出来,在城市建设的各种工地上讨生活。在这人生的十字路口,大哥可能觉得,我就这样做一辈子泥工没有出息,怕担搁了我的前程,又叫我回学校继续读书。
在以后的几年中,由于我学过砌匠,要是那个邻居家的房子漏雨,一般都不会去外面喊人修理,而是会到我家里来喊我帮忙,免费为其检漏。邻居家里打灶,也会过来喊我,前后打过的灶就有几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