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与孩子对话?做到这3点能让爱在对话中流动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里说:“这都不会!”“哭什么,没出息!”“别这样,我不喜欢你了,我不要你了!”“我抽你啊,我揍死你!”“跟你说了多少遍了,怎么就是记不住呢?没记性!”“你看看人家小朋友多乖。你看看你!”这样的话是不是在生活中到处可以听见,甚至就在身边,也许为人母的你也会说这些话,这些话一般是父母有着情绪的时候,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上面的这些话可以说是“语言暴力”。其实家长对孩子影响是深而非广,希望我们不好的言语不要让孩子记恨终身。有些家长认为,给孩子提供吃穿,养着他,心里有爱就够了,却往往忽略了跟孩子交流时的口气和语言。家长心里爱孩子,可语言上却不自觉的对孩子施加了“暴力”,殊不知,已经侵犯了孩子脆弱的小心灵。
最近在看一本书《最温柔的教养》,如何使用“育儿口语”,用我们的言语改变与孩子的关系。
01 用听说过却很生熟的表达,代替熟悉的话语
在超市里,听到一家长对着他的三岁的孩子吼叫:“小兔崽子,你又不听话了,下次不带你来超市了!”这句话你听了什么感觉。首先称呼自己孩子是小兔崽子,你又不听话,这句话就是觉得孩子经常犯错误,下次我不带你来超市了,就是威胁孩子。这位家长和孩子的对话,如果孩子经常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这位父母就会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长此以往,长大后他(她)有了孩子也是这样说话的模式,这就是原生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又如一天结束后,你会和您的孩子聊聊今天开心的事吗?我会和女儿晚上睡前聊会儿天,说说她今天发生的一些事情,哪些不开心的事情,今天最有收获的事情。通过宝贝的表达,我会对宝贝说你和同伴一起玩玩具叫做分享,你和好朋友一起画画,她不知道怎么画?你教她这叫帮助……哎呦我的宝贝长大了,有你这样女儿妈妈真幸福,妈妈爱你,爸爸也爱你,妹妹也爱你。看着她脸上露出的笑容,感觉他好满足,多么温馨的画面啊!
我们的孩子来到世界上,其实就是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我们用熟悉的方式对待孩子,因为熟悉会带来安全感。但是熟悉也会带来掩盖新的问题。在教育孩子熟悉的方式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有些话太生疏,现在的你可能无法开口表达,但就像融在口中的糖块那样,让转动一下你的舌头、活动一下你的嘴巴,就像糖分渗入体内一样,让这些陌生的话语在你的孩子心里扎根吧。
02温暖人心的“理解”
一个哥哥对妈妈说:“弟弟好烦”,他妈妈说你不能这么说,只有坏孩子才会说这种话。”当孩子表达真实感受,父母先对他的此刻的心情表示认可和理解。你可以这样说:“啊,原来你觉得弟弟好烦啊。”孩子听到父母这样说,孩子才愿意继续表达。
你应该有看过不愿和兄弟姐妹、朋友分享玩具、食物的小朋友,有的父母会这样教训孩子说:“你怎么这么自私、为什么只想着自己?”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正常。3到5岁的孩子更是如此,他们无法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于是他们误以为对方怀着和自己一样的想法。因此用严厉的教训和命令来教给孩子“分享价值”其实是不符合常理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创造让孩子可以体会这种满足感的机会。家里也能够做到的。当我们买了面包回家时,可以对孩子说:“这是妈妈特别喜欢吃的面包,真的非常好吃,妈妈想和你一起吃,你要尝一口吗?”我们做父母的展示给孩子乐于分享的样子,孩子才会慢慢地体会到“分享”的意义。
一位父亲很更疼爱女儿,经常会想抱抱她。但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当他想抱抱女儿时,女儿却说:“爸爸,你像个变态似的”然后一把推开。这位父亲心里很受伤,他那么爱女儿,却说成“变态”让人惊慌失措,如果您是这位父亲是不是非常气愤呢?对女儿说:“你爸爸那么没有礼貌,说这样的话”。作者告诉我们可以这样温和的说:“爸爸是因为爱你才这样的,绝对没有变态,如果你不喜欢,爸爸以后不会这样了,对不起。”也许有的父母会觉得孩子夸张的反应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就算孩子不喜欢还是照做不误。如果父母是这样的想法就会破坏亲子关系。
以上三个案例都是寻求他人对自己的内心理解,并非要求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只是希望自己的心情和想法能被接纳、被认可。
03今天是与孩子对话的第一天
我女儿5岁多了,因为是剖妇产,她什么事情都非常敏感,一个动作句话她都能感受到;又如我妹妹家的女儿,她也是5岁,性格非常小心敏感,经常不说话,也不太擅长表达自己的心情。这样孩子就是妈妈一定多抱抱孩子,而且要抱紧一点,让他孩子听到你心跳声。我女儿就是非常喜欢我抱抱,小宝一抱抱后,我会主动对大宝说,妈妈来抱抱你,抱紧一点。这样还会非常享受的。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未经他人允许,把他人的东西带回了家,这该怎么办?在孩子成长中是很常见的。因为孩子先还没有“所属”概念,他们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控制力,去压抑看到东西就拥有的本能。但问题是孩子把东西拿回家后,不同的处理方式使得孩子道德观念、自信程度、与父母的关系产生天壤之别。首先我们得听听给孩子怎么说。听完后不要发火生气。作者建议我们:“爸爸妈妈都很爱你,但是下次不可以故意把不属于你的东西带回家。没有别人的允许,不能碰别人的东西。”孩子带回来的东西必须物归原主。那现在有的父母可能会说:不敢随意地同孩子说话,会顾虑,自己以前说过的话和现在的话是否正确,没有关系的,不过过分担忧。今天并不是孩子一起度过的最后一天,我们与孩子相处的时光,还很漫长。今天只不过是数不清的日子中的第一天而已。今天当成和孩子相遇的第一天,放松地和孩子对话。
《最温柔的教养》的“育儿口语”,这些话听起来如玉春风,心情心旷神怡。
作为父母每天都在和我们的宝贝对话,父母的话是孩子一生的风水。
亲子沟通专家阿戴尔.法伯说:“永远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话对一个孩子一生的影响力。”让你的孩子,在你的言语里,与美好相遇。
好的亲子关系,是一场双向奔赴,爱在孩子和父母之间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