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说几句话语空间尺素集

到底是花变了,还是人变了?

2017-06-15  本文已影响110人  UNCLE黑牙
到底是花变了,还是人变了?(图片作者,王华祥)

所有的学问,都是研究“生命”和“死”的命题。

哲学自是不用说,经济、计算机技术、制造业等等,也是为了这个原因。

怎么说?

先要搞清什么是“死”。(我们一般不愿意谈这个问题,觉得忌讳,说白了就是怕死。当然人之常情,当年书圣王羲之也说,道理我都懂,但就是怕死!)

我们死过吗?

有!

刚出生满百天的婴儿,前面99天已经死了。

我活至今,我早上刚起来之前的34年已经死了。

我们每天睡觉,不知道是怎么睡着的。其实真正睡着的状态,也是接近死亡的状态,这就是为甚么年纪越大人觉少!

不敢睡,睡了怕起不来。

也就是说,我们每天几乎都在和死亡打交道。

就是佛家说的“无常。”

开篇就说到所有的学问,都是为了解读这个“死”。

所以高更自问自答,画出“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名作。

杨绛先生在《走到人生边边上》一书中,以96岁高龄也提出人到底有没有灵魂。死后是不是会和身体分离。

至于研究的实用技术,甚至做生意赚钱,都是为了折腾生命。麻木的生活,让自己忘记关于死亡的问题的思考。

只是闲下来就没有目标和方向。就变得空虚。只得拿用自己的生命换的钱,去继续折腾身体。

但,

话说回来,不去折腾,又能干什么?

有句俗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就是很好的写照。

每一年花开无虞,肉眼所见到的是一样。可是人却明显一年比一年不一样,渐渐苍老。才有此感叹。

恰恰证明佛家的“无常”。

那么,“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不同到底在那些地方?

首先是感情,为什么是“感”字在前,就说明不靠谱。是会变的。

这其实不难理解,父子、夫妻、朋友之间的感情都是会变的。孩子长大了自然会疏远父母,因为他们要疲于应付自己的生活,难免故此失彼。

夫妻更不用说了,除了新婚燕尔,耳鬓厮磨。基本后面都是相互扶持,沦为亲情。

朋友之间真正的感情就更少了。看这个“朋”字,两个月亮,有一个必然是镜花水月,丢个石头就能泛起涟漪。更别提不变的朋友感情。

其次是社会地位,为什么会有社会,是人类的本能,人类需要抱团才能生存。我们都是在这个团体里面的一颗棋子,任其摆布,没有反抗的余地。逼着和社会合作,你才能够生存。

那么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成为社会精英过忙碌的人生,一种成为社会低层,过平淡无奇的人生。

时间越久,表面看起来差距越大。但却是殊途同归,就是下面要说的第三点:

身体客观机能的退化。

衰老和疾病是我们不能抗拒的,就算每天锻炼,这不吃,那少喝,最多是晚死一点。总难逃命运!

所以,不管过的意气风发,还是碌碌无为。

都是一样的结局:死亡。

说到这里,

可能觉得人生无望。

但,反过来思考。

正是因为明白生命无常,所以我们才去认真的生活,认真管好当下的每一刻。之所以这么多变化,发现在我们身上,让我们不知所措。

本质的原因在于时间的不可控和相对性。(爱因斯坦已经证明时间的相对性。)既然时间有相对性,那么就会产生空间的不确定性。

整个世界就像回到混沌之初,确实无解!

所以,我们必须借助学问,包括佛学在内的哲学思想等,来解答这这些问题,(学习技术,做生意,所谓的”入世“,都是为了希望过好自己的一生,慢慢体会生命。)

最起码,就可以慢慢理解为什么佛家强调“入定”。

入定,既是冥想,冥想既是放空,放空既是短时间超脱一切,既是人应该有的最佳状态。

才能回到生命本质。

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所以周易用阴阳来解释世界。)

花看上去没变,

或许是,因为我们没有认真观察,

亦或是,我们自己变得太快。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