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种菜🌱每天写500字每天写1000字

重口味:我的萌宠是蚯蚓

2018-10-24  本文已影响103人  小生慕逍遥

最近开始尝试播种种菜,虽然在这即将临冬的季节播种是有点奇怪的,但怎样开始总不会太晚,不是吗?之前收集的蚯蚓土终于派上用场,陈年的茼蒿种子竟也长出了几颗小苗,虽寥寥无几,也聊以慰藉。切下的葱头插到土里却生机勃勃起来,看来过阵子家里是可以不用买葱了。播下了一些青菜种子,盼着也能收一些。

重口味:我的萌宠是蚯蚓

说来养蚯蚓也近一年了,就想回顾回顾这一路的历程。

养蚯蚓的缘起倒是十分意外。去年冬天的一个周末,把院里的陈土好好地翻了翻,发了个朋友圈感叹劳动人民的艰辛,有人开玩笑说需要一筐蚯蚓来帮我松松土。当时也是好奇,百度搜了些关于蚯蚓的资料,那时起,我便认识了如今那一条条红色的萌宠。大平二号蚯蚓并不贵,淘宝上买了半斤还送了一斤营养土。

院里原来有一大盆硬得出奇的土,原来种着些多肉的老桩,好些年头了。瞅着毫无美感,就给翻掉了。都说蚯蚓是翻土能手,这一大盆土刚好可以给小家伙练练手。用小铁锹翻了翻土,浇上水,便把买了的半斤蚯蚓连带一斤营养土一并倒进去了。灯光一照,不一会儿就都往下钻了。第二天,给土里埋了些茶叶渣、泡过的枸杞,还有前天晚上吃虾剩下的虾壳。

一个礼拜过去,想到天气转凉,放在院子里担心要冻坏的,打算还是搬到室内来吧。趁着周末问门口的水果店讨了个泡沫箱,底层戳了几个洞,铺上一层纸板,用水打湿,又丢进不少撕成细条的旧报纸和办公废纸,同样打湿后,便开始给蚯蚓搬家。

打开盆时,傻眼了,盆里的土太多,泡沫箱装不下,几百条蚯蚓一条条抓俨然是不现实的。没经验,只能一块块查验。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总算是让大部分的蚯蚓都转移到泡沫箱里了。平时丢一些水果皮和废弃的菜叶进去,夜深人静时,凑在泡沫箱边,听着蚯蚓在土壤下蠕动的声音,也是一种休憩。

都说蚯蚓每天能够消耗近似于自身重量的垃圾,几个礼拜过去,丢进去的厨余似乎并没有想象中消耗得那么快。估计是数量不够,加量购进了半斤蚯蚓。按理论半斤约500条蚯蚓算,当时泡沫箱里该有近千条蚯蚓,这下应该吃得快了吧。

不久,问题来了。泡沫箱因为承载不起土的重量,底部出现了裂缝,看来得要换房子了。万能的淘宝,买了大小两个塑料箱子,大的底部钻了洞,小的衬在下面免得漏水,开始第二次搬迁。把泡沫箱里的土连带着蚯蚓倒了底朝天,发现不对了。底部传来了阵阵臭味,赶忙放到院子里铺开来看,发现底部有不少蚯蚓的尸体腐烂发臭。

我以为底部的厚纸板太厚,蚯蚓活动不开,好些闷死在里面。那天下着小雨,因为要区分死蚯蚓和活蚯蚓,使得这次搬迁可比先前一次困难多了。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完成搬迁,那次估计蚯蚓阵亡了一大半。吃了教训,不敢在箱底铺纸板了,只把湿的纸条混着枯叶一起垫在底下做基料,上面倒进蚯蚓和土。

这次算是太平了一阵,但又发现常有蚯蚓死亡,死状怪异,多为断成几节而亡,遇到濒死的,都是断成几节拖着残躯。网上相关资料很少,无奈之下联系了淘宝卖家。拍了几张照片发去,卖家回了一句话:你那养蚯蚓的都不是土,都是泥,随即传了个他们采收蚯蚓的短视频来。看看视频里松松的土,再对比箱子里粘糊糊的土。于是,我开始了第三次蚯蚓搬迁。

弄了好些松土,再一次重建家园。新居的环境看上去确实比原来舒适许多,但还是有老样子死亡的现象。百度上的资料大同小异且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我专门买了本蚯蚓养殖的书,加上修正尝试,算是找到了点头绪。平时都是把当天厨余直接埋进土里,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可能是一些厨余发酵产生的毒气对蚯蚓有影响,也可能是厨余使土的酸碱度偏酸,对蚯蚓产生了影响。

于是,我开始改良蚯蚓的食物。投放前,把食物切碎,扎在袋子里放上几天甚至一个多礼拜再行投放,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发酵的食物蚯蚓可以直接食用,同时为了调和酸碱度,投放食物时,同时加入鸡蛋碎壳,再撒上细沙助消化。同时,采用四象限轮流喂食法,这样下来,确实蚯蚓死亡的现象消失了。

重口味:我的萌宠是蚯蚓

今年的春天雨水比较充足,特别在梅雨季节,空气中始终湿嗒嗒的不清爽。有天晚上,忽然发现蚯蚓都从土里爬到了箱子盖上,而且接连几天,都是如此。最严重的,好多蚯蚓都从箱子里爬了出来,因为蚯蚓箱是放在浴盆里的,所以蚯蚓需要经过漫长的匍匐才能爬到浴盆外面。路途遥远使这些战士倒在了逃难的路上,却始终有勇士前赴后继。是土又出了什么问题了?难道又要组织一次搬迁了?

所幸,这次不用大动干戈,很快便找到了根源。为保持土壤湿润,我常常会在土上喷水。梅雨时候空气原本就潮湿,加上食物本身自带水分,导致土里水分含量过高,蚯蚓受不了了,就只能爬出来透气了,就像雨后地里常常会有蚯蚓爬上了一样。既然找到了问题,便有相应对策。既然食物本身就含水分,只要土壤表面不觉得干燥,其实不用喷水的。果然,改变了喷水的频率后,小家伙们又安份了。

夏天,蚯蚓箱里虽然盖了纱网,但由于食物并未充分发酵,还是会滋生一些小飞虫。于是,我又把蚯蚓箱放到了室外院子里。气温升高,土里看到了不少蚓茧,也能看到不少幼蚓。但夏去秋来,虽然太平,但却不感到蚯蚓的数量有明显的增加。

好吧!是时候要研究下蚯蚓的繁殖和幼蚓的培育了。

重口味:我的萌宠是蚯蚓

我是个环保主义倡导者,养蚯蚓的初衷其实是为了能消耗掉家里的厨余,蚯蚓土又能回收种植。因为是家庭喂养,那些专业养殖蚯蚓的方法,其实是完全不适用的,毕竟不可能搞牛粪给蚯蚓做饲料,按那些配方研磨打碎给蚯蚓做基料。都说实践出真知,在摸索尝试的过程中,着实形成了一些经验,但仍在不断探究积累。

在大力倡导垃圾分类的今天,如能形成一套家庭喂养蚯蚓的方法,寻求乐趣中有所收获,何乐不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