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妄对比境界差别大 唯识唯智凡圣两重天
“由知自心即佛法故,则能净一切刹,入一切劫。” 自心真心,是一。自有本心,本自具足的那个心。真心就是佛法。
心,不另有任何字,可能是肉团心,心脏。经文中基本是妄心。净刹入劫是讲作用,时空合一。十方佛刹皆净,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都能入。能见能入能净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佛刹、菩萨海会,种种庄严清净。
〇这一段从唯识,现实凡夫来讲,用真妄对比。真妄两者对比,境界差很多。世间众生只有妄而已。唯智,在入三昧境以后,境界那么广。古来天下第一流人都要修行,就是要入三昧境。
不要计较,看能不能放下。修学要定位,定位以后,心量放大,什么都要接受。布施,就是放下。禅修,在身体上叫放轻松,在心理上叫放下。心理上能放下,就能接纳别人。
〇学讲经,要有讲经的基础。我开始跟一个人讲,第一部讲《地藏经》,现在这么多人听,就是从那一个人来的。要懂得放下,勇于接纳。只要有人听,我就讲。这才能体会佛陀三千大千大地没有一寸没流过他的血,他的关键就是放下。
放下心理的理想憧憬,与众生成长,带着这心境就好了,走自己的菩萨道,这叫修行心态。你会讲,有你的风格;不会讲,口才不好,也是你的风格。自然会有你的魅力,魅力是你的心态,它会吸引很多人来。风格会吸引与你有关的群众,这是性德,而不是技巧。技巧是世间的,在迷惑众生。我们是用德行感召众生。
在佛门中但求简单,简单就放下,没有自已,在群众中无我,你的德行就可以成就。有太多的原则,无法成就。我听净KONG法师催眠式的讲经法,听了半年,才进入状况,一共听了八年。
〇华严经文完整思维模式与语言模式是相应的。先把基本架构讲给你,经文后面还有。当能听到这一套,生命因素中的贵格已经灌顶了,这是因缘!
唯智思维模式与唯识思维模式,第五参解脱长者章经文的前面正好三个关键。1、怎么入正定的前行部分。2、入正定以后出来三摩地境界。3、成就以后如何处理。经文的前半段就是讲凡夫与圣人之间的差别。
唯识部分,帮助众生破他的识性。《净行品》讲的第七个步骤十种智力是成佛。第八九十,为众生依怙,十王拥护,是成佛以后的妙用!(海云继梦师讲华严,圆明心要笔记5-22)
愿超越一切的平静与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