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别人的情绪负责,是你的顶级自律
美国生物学家爱尔玛,做过一个很著名的“情绪实验”。
他把人生气、抱怨、难过时呼出的气收集起来,注入水中。
然后把其注射进实验用的小白鼠体内,它竟然很快没了呼吸。
负面情绪就像“病毒”一样会传染,它不仅影响本人的状态,还能改变周围人的心情磁场。
想想看,你是不是也经常这样:
朋友向你诉苦,你听完却比他更难过;同事间发生摩擦,你很容易因此寝食难安;遇见不讲理的烂人,怎么也咽不下心里的火。
有人说:
“有一种东西,丢的人无感,捡的人却越活越痛苦,这个东西就是别人的情绪。”
它就像病毒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却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如果没有很好的防御机制,我们就会被它所累,到最后,不得不为它买单。
人这一生,最累的事情,就是对别人的情绪负责。
太在乎别人的情绪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网上有一句很扎心的描述:
承受着自己的不安的时候,还要被迫体会着别人的痛苦!
有人说这是一种自我超越的情感,走出自己的边界,去到别人的心里,把自己放在对方的处境之中。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你的这种磁场,可能会让你的周围凝聚着许多向你索取情绪价值的人。
无形之中,你就会变成别人的情绪垃圾场。
有句话说得特别好:
一个人最清醒的认知,是明白别人的情绪,与自己毫无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活得很累,是因为我们不仅要管理自己的情绪,还要被动地接收别人的情绪。
当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别人的情绪时,留给我们自己的时间就寥寥无几了。
每个人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超过了负荷,必然会有崩塌的一天。
我们是应该关心和体谅别人,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首先要保证自己生活的情绪。
所以,不要盲目地将别人的情绪置顶。
学会不在乎,生活才会变得轻松。
有这样一段很经典的话:
人生的烦恼来自于,我们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爷的事。
要轻松自在很简单,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干涉别人的事,甭操心老天爷的事。
情绪也是如此,别人的情绪我们左右不了,就像老天要不要下雨,我们也没办法做主一样,我们只能负责自己的情绪。
所以,与其在别人的情绪里患得患失,不如专注地过好自己的日子。
哈里斯是一位著名的专栏作家。
一天,他和朋友在街上闲逛,路过一家卖报纸的小摊时,哈里斯向摊主买了一份报纸,并且很有礼貌地说了一声“谢谢”。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摊主却给哈里斯摆出一副很高傲的表情。
但哈里斯并没有在意,很快就和朋友离开了。
走了一段路之后,朋友忍不住问他:
“你不觉得刚才那个摊主的态度很差吗?对此,你不感到气愤吗?”
哈里斯说:“我每天都会在他那里买报纸,他就是这副表情的,没什么。”
朋友更惊讶了:“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还要向他说谢谢呢?”
哈里斯笑了笑,说:“我们何必让别人来影响自己的心情呢!”
行走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其实是一场场能量的交换。
有的人就像是一辆行走的垃圾车,他们的身上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坏情绪。
当他们需要一个地方去倒垃圾时,就有可能把坏情绪倒向你。
但接不接收,主动权就在你的手中。
如果能够适当地屏蔽掉别人的坏情绪,你就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
人生是好是坏,都藏在你的选择里。
有人曾提出“情绪拯救者”的概念,大概的意思是说:
当我们发现别人可能不愉快时,于是我们就想着马上做点什么去阻止他可能产生的不愉快,
我们将他的情绪负担在自己的身上,认为自己对他人的情绪负有责任。
生活中,你可能会不知不觉地扮演起别人“情绪拯救者”的角色。
但你有没有想过,你可能倾尽所有,都没办法让别人开心。
都说,一个人的认知决定一个人的情绪。
当你试图改变一个人的情绪时,你可以先问自己一个问题:
他不快乐,是你造成的,还是因为他的内心呢?
相信你很快就会有答案。
在别人的情绪世界里,我们只能是“旁观者”。
特别喜欢一句话:
“生活的意义,不是为别人的情绪找出口,而是为自己的生活找出路。”
人生是自己的,不要让自己的人生装满别人的负面情绪。
不管别人怎么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你首先要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要时刻记得:对自己负责,才是你一生最大的责任。
作者 | 饼子,笔墨纸砚,柴米油盐,一手文字,一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