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焦虑,很正常~转载
有的妈妈说:“我很焦虑!”因为孩子不肯写作业;因为孩子一天到晚玩手机;因为孩子找各种借口不去上学了......
是啊,试图引领别人顺着自己的心意走,真的挺不容易的,有焦虑很正常。
·我深有体会。每次听到这些,以前我也很焦虑。现在走上一条自助成长之路呀,释放自己的焦虑,逐渐做到享受育儿过程,让自己成长,让孩子绽放,多么美好呀!
心意和感受很相近哈!
妈妈们为了孩子好,看到一条光明道路,希望能够引领孩子规避风险,让孩子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
为了孩子,妈妈们会不断地绞尽脑汁,修正自己的方式方法;
终于有一天,我吃惊地发现,即使妈妈为了孩子,更加愿意全心付出、不懈努力,孩子也不会因此而更快地成长,因为孩子有他自己的生命密码和成长节奏。
孩子的成长是孩子作用于环境而带来的,就好像孩子学说话,不是你一句一句教得的,你起的作用,不过是营造了一个环境。同时,你不懈地努力、试图去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的成长,真正成就的是你对生命的理解和了然。
说白了,你的成长只和你有关!而孩子是来成就你的生命走向更加完整的!真正加深了我对生命的理解。
只要活着,有焦虑就很正常;只要你爱孩子,对他有期望,就可能有焦虑。不用去消灭自己的焦虑,而应该倾听自己的焦虑,从中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成长。
每次我有了各种负面情绪,我看着我的烦躁和抗拒,由着这情绪在体内如缕缕青烟升起、回旋、飘散......
我心里晒笑一声:挺好的,说明我还是个正常的人,有着正常人的各种体验; 我心里不带任何评判地允许着我的情绪在体内自由行动,同时外在的工作貌似正常地进行着,效果差强人意。
这次情绪体验,给我的成长礼物是:
一、当对方焦虑时,我体会到的是不被信任,产生的情绪是烦躁和抗拒。由此推理,在关系中,一方的焦虑,会引发另一方的烦躁和抗拒。亲子关系亦然。
二、我一直提倡:任何情绪都是被允许的,而行为是需要被限制的。而这次我深深的体验是:当情绪未被疏通时,外在的行为有结果无魂魄。所以,行为可以被自我要求,同时,情绪也需要自我梳理。此文就当我对自己的情绪梳理和收取礼物的过程吧。
三、无论我自认为在修行路上走了多久,都无法做“神”一样的存在。遇到小兔崽子的时候,做做老虎又何妨?
想分享给大家的是:
一、如同所有的情绪一样,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不用苛责自己。感恩一切让你焦虑的存在!因为背后都有一份爱和责任。
二、焦虑来了,是来支持你觉察和成长的,你需要知道你的焦虑通常会引发对方的烦躁和抗拒,即使有结果恐怕也是无趣、无魂魄的结果。如果你焦虑的出发点是期许一个好结果,不如深深地觉察下自己内在的期待,将期待讲出来。如果可以做到,请在讲出期待后放下期待,给予对方充分的自由和自主空间。
三、你做好自己就是对他人最大的贡献了!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