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投资经管金融投资理财

了解一下,为何我一年没写文章吧

2018-07-17  本文已影响6人  officiallyman

这段时间里,有关注我的小伙伴们,还发过私信问过我.....

[ 还是保险经纪人吗?]

[ 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不更新文章了? ]

[ 能不能帮我解决一下保险的问题? ]

........

首先先感谢一下大家,这么支持我与关心我,笔芯

                                                  那么接下里我就来一点一点来给大家解释吧


一、去向(where)

   首先,我很抱歉的告诉大家,我目前来说已经不在保险经纪行业了。而我去了哪里呢?

   我去了传统保险的代理人行业之一——*康银保行业(银行保险渠道)

   看过我文章的人一定会非常惊讶,我从来都是很排斥大多数保险代理人,因为他们方方面面的不专业与没良心,让我被“耳濡目染”的灌输了很多代理人的负面信息与负面事件。

   但这也仅仅只是停留在“听闻”层面。

二、为何要去(why)

   所以一年前的某一天 ,我突然发现,我写的文章好像缺少点什么,我思来想去最后我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没有灵魂(soul)。

   因为不管怎么说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说出来,它永远是空洞的,虽然也可能是正确的于是我就下了一个沿用至今的决定。我选择了暂时告别保险经纪行业,去“侵入式“的体验保险代理人这个行业,到银保行业去进行历练与深度体会。也就到了现在在屏幕前码字的我的心情体现吧。

三、经历(experience)

   怎么说呢,我在泰康的银保渠道已经整整一年了。了解了它的运作体系、业务模式、工作范畴以及行业情况。

   如果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来说,我不得不去肯定泰康的战略思想 ——“大医养”战略,是很先进的,因为人这一辈子必然会发生的问题,

   一个是养老,一个就是医疗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当初会选择进入康这家公司,这就是其中一个我看中的原因,*康有它的高端的一站候鸟式养老社区。这也是其他保险公司在效仿以及政府国家所看重的问题板块,*康确确实实在这方面是佼佼者,这点我必须做出肯定,虽然感觉比较虚伪哈,但是也真的还是要感谢*康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着想。(其实我是个爱国人士,虽然我平时很欧美风)

(关于*康的养老社区呢,我过段时间会再写一篇介绍的文章。各位穷得只剩钱的CEO们,可以考虑给父母或者未来的自己考虑一下这也的养老资源的问题。)

   咱们言归正传:

   当我踏入*康的第一天乃至到之后的3个月里。我与周围认识的人的对保险的认知都截然不同,显得格格不入。这也就是我之前说的代理人与经纪人的一些隔阂与相斥性。

   可能我也有我自己的傲气,因为心里还不是很认可代理人,现在想想可能是我太年轻了,存在即有理这句话没一点毛病,我不会再去否认别人的存在意义,当然现在我理解了,但我依然没有选择妥协。

   慢慢的,我了解到了这份工作的范畴。本质就是 —— 渠道管理与渠道营销

   我们的工作就是大部分是在帮银行的客户理财经理培训如何销售我们公司的保险产品。当然由于很多的因素限制包括银保监会的监督,我们的被动性其实很大,不能真正意义上的直接去帮客户说什么。而且迫于很多银行方面的指标压力,客户经理们会想尽一切办法销售产品,所以可能并不能完全符合客户的真正的意愿和需求,所以我的心里也一直都很抗拒。

一、为什么选择又要离开

   1. 由于本身是销售性质的工作和保险公司的缘故吧,待了这么长时间我发现的是,整个公司的制度规则确实比较完善,但是相对的,人情味变得比较淡薄。一切以业绩为王,业绩好的时候领导喜相迎,想请假都可以;业绩不好的时候,就要低人一等,没有好脸色看。而我自己恰恰又是一个性情中人,我个人觉得无论如何,每个人都有低迷的时候,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指导和时间,但是恰恰我们最没有的就是时间。永远都希望客户能够及时落单,保费收入囊中。而我个人认为,保险是一辈子的事情,客户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去考虑而不是头脑一热就冲动购买。

总体观念上有所冲突。

   2. 作为保险公司,客观上确实存在一些产品线单一的问题,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对于只有一个甚至没有这类产品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话术的包装,一遍又一遍的演练。当然我觉得这也很正常,毕竟作为这样的单一产品销售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也就牵涉到了,客户在确实找到比我们好的产品之后,我们的应对方式。有一些同事总是在诋毁同业的产品,说自家的好处无限大,但是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来说,我们的产品确实没有别人有吸引力。有同事告诉我这么一句话:

你拿着这里的工资,就应该为这里说话,这是我们的职责。

   其实我回头想了想,她说错了吗?不,她一点没说错。诋毁同业夸大自己的同事错了吗?他虽然看似是错了,但是他也只是为了卖出去以后,能够拿到那点佣金,去抚育孩子照顾家庭,他有错吗?也是为了生存下去,这些都是人的本能

   其实就像最近大家在热论的“我不是药神”,里面的每一个角色,我相信其实都没有错。都是为了生存在作为自己的角色做救自己的事,我们都没有权利去指责别人。

从现在来看,我觉得其实就是每个人的

观念不同。

价值观不同。

责任感不同。

角色不同。

立场不同。

   所以,最重要的是问自己,我们到底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能为它把自己改变成怎样的程度?会不会突破底线?

   这也是我经常问自己的问题,可是答案也总是不尽相同。

   所以有一段时间,对我来说真的是煎熬吧,总是在与原则作斗争

   3. 作为保险供应商呢,自己的团队渠道是很多的,所以销售人员众多,也是我们大量增员的结果。所以第一,对于学历的要求较低,也就造成了,整个水平的层次不齐。有行业的白板,有从业数年的,有大专文凭的,有硕士文凭的。但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对于保险的理解正确度,以及公司的氛围。总体来说,我浸入式的体验下,这边对于新的知识的挖掘和学习的激情很差,永远是在讨论如何把产品卖出去,找别家的不好,说自己的好。对于新鲜的保险方面的知识,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度提升没有重视过,说的是“这并不能帮助我们销售出产品”。所以一次次的让我觉得很失望,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体会过学习新知识的快感了。

   专业度是任何职业基础,我相信大家都希望找到专业的人去解决专业的问题,这才是最正确的打开方式。我在这里学不到我想学的东西,所以慢慢的我开始厌倦和没有了动力。

   4. 市场上的主体很多,彼此的竞争也是在所难免的。竞争是好事,受益的永远是我们消费者。但是在我们看来,损害的永远是我们业务员的利益。也是行业默认的不好的行为,那就是返佣。恶性竞争的标志,就是返佣。其实作为银行想卖谁就可以卖谁,与渠道关系好是一回事儿,但是真正涉及到钱的问题的时候,人情又能用几次呢?所以到最后就比的是谁家贴的钱多,就卖谁家的产品。这也就使得客户不一定能找到最适合的产品,从而形成了恶性销售。这也是我所厌恶的现象。

我开始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我选择要离开这里。

二、接下来我又会去哪儿

   其实,我也考虑了很久。如果我继续去其他保险公司,依然会遇见这样的问题,可能又是一个重蹈覆辙的结果。我也想过要不要跳出这个行业,去其他的行业转一转。可能我最终还是忍了下来吗,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如果要跨行,一切又都是新的开始,时间会花得很长,这对一个来上海独自打拼的我是一个考验,自己暂时也还没有做好准备。②:这一年多来,其实自己也卖了很多的保险,也做了很多的客户服务,所以我暂时还不能丢下支持我的客户们,我还要继续为他们服务,替他们解决问题,这也是作为我的思想价值观所要求我这么做的,也是我一年多来守着的初衷。③:毕竟自己也是保险科班出生的,我相信我的一些专业知识还是能帮助到大家的,所以我决定暂时不退出保险业。

   综上所述,我不离开保险业,那么我就选择回到了我之前那家保险经纪公司,那边的人对我来说,更加的专业,剩下的都是行业内最高精尖的人士。我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这里学不到的东西,整个学习的氛围也是很好,这是我站在两段经历中间对比的结果,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我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是什么样的,但是对于我来说,如果我喜欢、认可这一份职业,我才会有动力去做好这件事,也才会去付出我的全部去静心学习、钻研。这也才能给我的客户最好的帮助与建议,也是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中需要去注意和保持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我很感谢这一年来,领导们对我的帮助与教导。肯定不能说一点东西没有学到,也确实学习到了很多职场和社会方面的经验以及从另外一个维度去销售与思考的教诲。也由衷感谢我的领导和伙伴们对我的大力支持与看好,但是我也只能很遗憾的告诉他们,人各有志

   经历了一年,我现在可以说,我发现了保险公司与经纪公司卖保险最大的区别,也是我总结出来的一句话:

保险公司卖保险卖的是感性,经纪公司卖保险卖的是理性。

至于是感性还是理性的选择,这就是大家需要考虑的地方了。

最后,我还记得在我离开经纪公司来的保险公司的前夕,我的总经理曾告诉我:

如果你想在保险业立足,那么你最起码应该做到以下两点:①专业 ②良心,这样你才会有大批的拥护者。

这句话一直在我心中,也是我的底线。很高兴,自己最终也还是不忘初心。这句话也延伸到各个领域与行业。这是我们做事的标准,也是做人的底线,分享给大家。

保险是我的起点,但是不会是我的终点。但是不管多少年以后,我在不在保险行业,我都会全力以赴服务我曾经的客户。

我也不会成为别人所要的模样,我只会成为我自己想成为的角色。

我回来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