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代
2019-06-07 本文已影响0人
苏牧辰
“封建”时代
约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发难于殷商,同年,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然而,周朝建立不久,周武王姬发就“身死道消”,撒手人寰了。
当时,周武王的儿子子诵——即后来的周成王才只有几岁。于是,周武王的弟弟姬旦——即周公“上位”为摄政王。
封建,原意为“封邦建国”。它跟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封建是不一样的概念。所以,我所讲的也是周朝的封建,它单单指的是分封制。
按照历史书上所说,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而分封的对象则是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异姓功臣贵族、同姓王室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远氏族部落首领),然后确定名单之后将他们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有一定的义务: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但是他们都有很大的权力,也正因为如此,到了周朝后期,诸侯做大,周王室逐渐衰落,造成了春秋战国将近五百年的动荡期。
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当然,周朝时所分封的诸侯国远不止这个数量。据历史记载,周朝初年所分封的诸侯就达到了八百个。号称“八百诸侯”。但是到了“封建时代”末期,春秋战国争霸,诸侯间相互兼并,最后到了战国时,主要的国家就只剩下战国七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