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研习资料

道德经:真正做到无为的人,就是拥有了“天下神器”,无所不为

2019-07-30  本文已影响0人  西楼望月圆

老子总是强调:无为。可真正读懂,并实践无为的人,少之又少。

无为,而无所不为。

大众放弃“无为”,选择“有为”,其实是舍近求远,放着家里的金矿不要,跑到外面寻找破铜烂铁。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告诉大家:如何正确地启动无为模式?

天下神器,就是自然,自然行事,无所不成。

刻意去做事情,通常踩不准最佳时机;顺着时机做事,则自然而成。

老子说:“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很多人想不通“天下神器”,到底是什么东西?

这是老子的一个比喻。天底下,最厉害的东西,是不能为的,一旦产生了为,就会败;一旦想要抓住,就会失去。

换句话说,天下神器,就是自然。

这个自然,不是大自然的景色,而是道法自然的“自然”。

生活中,顶级的摄影师,拍摄出来的好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自然。一个人面对镜头,如果刻意想表现好一点,反而失去自然,变得刻意、呆板。

一个人上台演讲,如果感到紧张,就会失去平常心,无法自然发挥,出来的效果也不好。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人的一生,最顺心如意的时刻:就是自然发挥,自然而成。这就是天下神器的运用。

可惜,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样的黄金时刻,很难把握住,实在短暂。往往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真正的无为,不是不做,而是顺其自然而做。

无为,是不是什么都不用做,放纵自己懒惰?

不是。

真正的无为,不是不做,而是顺其自然而做。

顺其自然,就是好也做,不好也做;状态好,心平气和,状态不好,也心平气和。

道家的典籍中,有“为无为”的说法。

老子形容这种状态是“故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顺着一股自然而来的势,伺机而动,乘机做事。

《易经》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对个人而言,有顺逆,有得失。

对老天而言,只有生起和消逝。

天道为公。每个人的一生,有时候顺,有时候逆,有时候得到,有时候失去,风水轮流转,今年到你家,明年到他家,人人都有,雨露均沾。

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得到,就意味着有另一个人在失去。这是物理上的能量守恒原则。

打个比方:

有个人买彩票,中了500万,太幸运了!可是呢,这意味着,这背后有数以万计的彩民,失去他们的钱财,虽然不多,2元,10元的,但是,只有汇集无数人的不幸运,才造就一个人的大幸运:中大奖。

一件事情成功,必然有失败在垫底;一个人感到很轻松,必然有人在负重前行。

自然界,就是这个规律。

有道的人,明白这个规律,就不会刻意,也不执着。

很多年前,笔者读过一本《西藏生死书》,书中的确有人,能用“无为”的方式去生活。

原话不记得了,他大意是说:“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该来的,我就接受;该走的,我就放下。该生病,我就生病,该死,我就死。人生没什么值得忧虑的。”

其实,这种豁达的,顺其自然的心态,曾国藩用不同的话表达出来,他说:“既往不恋,未来不迎,当下不杂。”

能实践曾国藩这句话,就是真正做到顺其自然。

自然,就是平常;做人,就是平凡。

老子说:“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普通人,都是追求好的一面,而唾弃不好的一面,结果呢?

现实告诉你,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亦好亦坏。无论是亿万富翁,还是路边乞丐,其一生的状态,都是有好有坏。

天道的规律,就是这样子。有时高,有时低,有得到,有失去,这就是平常。有生,就有死;有年轻;就有衰老;有人笑,有人哭;有人赚钱,有人亏本……

圣人不追求极端的好,“去甚,去奢,去泰”,而是顺其自然,该好就好,该不好就不好,没什么好执着的。这就是自然,无为。

无为,是一种洞察宇宙规律,返璞归真的境界,不是碌碌无为的那个世俗思想。

“既往不恋,未来不迎,当下不杂。”

真正做到无为的人,就是拥有了“天下神器”,无所不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