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8回城记8.18
在每一个当下,我唯一要做的,就是完全地允许,充分地经历、彻底地体验、尽情地享受,静静地看着,只是看着,然后,允许一切发生。——海灵格《我允许》
今天回城,为的是见一件高中时的老同学-“车子”。
“车子”就姓车,大名沛芳。
七月初,“车子”给我打来电话:“老左,以后我的二儿子就是你的孩子了!”
幸亏我有思想准备,不然的话我会被她的这番话吓着的:要把她儿子给我?
去年的暑假里,“车子”和我通过一次电话,她的二儿子上高中要择校,也许要来我们县城的这所私立学校上高中。
看来,今年“车子”下定决心是要让孩子来我们县读书了。
我佩服“车子”的魄力,当年她的大儿子也是择校去了一所州上的私立高中读书,三年后考了一本,去了西南民族大学读书。
两个儿子高中都读私立学校,学费之高,她能坦然接受,不简单。
8月12号晚上她就给我打来了电话,孩子13号开学,先军训,问我有时间否?
当时我还在下关,女儿也在13号早上开学报到,中午我还要替她开家长会,只好遗憾错过。
当时她提了一嘴:18号还要来一次,我承诺到时我一定会来见她。
昨天我和她联系,知道她今天来,我还提议我替她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周末把孩子带回我工作的学校休息,她就不用来回奔波了,毕竟几百公里的路。
她谢绝了,说孩子不会答应的,休息两天的时间,他一定要回家一趟。
“那么,我明天早上就来城里学校门口见你!”
我说,我们又是很多年没有见面了。
本来想和刘老师家一起来的,谁知今天他家不来了,我只好自己搭公交车来了。
我完美的错过了第一辆中巴车,成了另一辆微型车的第一个乘客,幸好没有等很长时间,就凑足了四个乘客。
车倒是没有耽误时间的起步了,可司机为了再招揽乘客,以30码左右的速度前行了好几公里,让本来睡眠就不足的我打起了瞌睡。
真的是一点不顺就处处受阻呀,直到8:30才回到城里的车站下车。
步行回家,一边走一边给“车子”打电话,说明我的来意,要她开我家长会后到我家吃饭,我做好等着。
可她却说,到我家吃饭不方便,因为同行的伴中有一位是回族同胞。
我也不知是真是假,暂且相信她吧。
在家里稍做休息,我来到土杂店,买点土特产,给她带回去,以表心意。
然后我来学校门口坐等,怕她家长会一结束就溜了!
一直等到了11点多钟,才听她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她出来了,我抬起头,见她在路的那边等着我。
我提着东西走过去,要她把我们家乡的土特产带回去,给她的母亲。
她没有推辞,还是以前的“车子”呀,丈义而且直爽。
她儿子还没有出来,和我站了一会儿,她去买了点水和酸奶,说是低血糖了,要吃些东西。
才买了东西出来,她又接到儿子的电话,要她再进去。
她问我是否和她一起进去,我告诉她,我在外面等着她就好。
大约进去了半个小时,她和儿子才出来。
我的本意是哪怕她们不来我家,也要由我请他们吃一顿饭的,哪知他们很匆忙,她们母子没有车,要和别家拼车回去,只能跟人家一起走,先到下关,吃了饭小孩检查眼睛后再回剑川。
在坐上车前,我只来得及和她的儿子互加了微信,告诉他有什么事需要帮忙都可以打我的电话,我的路程比他妈妈的近很多,我来帮忙处理,要他就把我当成姨妈看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