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对北宋的贡献有多大?
赵普,北宋政治家,字则平,祖先是幽州蓟人,也就是现在的天津蓟县人。后来由于战乱的原因,赵家迁到正定,又迁到洛阳,赵普出生在洛阳。
后周时,赵普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幕僚,策划了陈桥兵变,把赵匡胤推倒了皇帝的位置上。
北宋开始于陈桥兵变,而陈桥兵变是赵普一手策划和实施的,因此可以说没有赵普,就没有后来的北宋。
赵匡胤夺得政权后,赵普任枢密使,乾德二年当了宰相。
也就是从乾德二年起,赵普对宋太祖赵匡胤提出了,一系列的加强中央集权的建议。这些建议基本上都被赵匡胤采纳,稳固了赵匡胤对国家对军队的控制,使得国家进一步统一得以实现。
后周的时候,军队就是禁军制度,赵匡胤当时就是禁军统领,他之所以能发动陈桥兵变,就是因为他统辖着后周的所有禁军。
宋朝继承了后周的禁军制度,军队分禁军和厢军两种。当时大宋的兵额有三十七万,其中禁军二十万,是宋朝军队的主力。
当时的高级将领有慕容延钊、韩令坤、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张令铎、赵彦徽等人,这些人有的是赵匡胤的亲信,有的还是他的结拜兄弟。
这些人的权力非常大,有些人还参加了陈桥兵变。这些人会不会篡权,赵匡胤是很不放心的。
于是,赵匡胤就采纳了赵普的建议,在经济上尽量满足这些人的愿望,用和平的手段解除了这些人的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
宋初,禁军风别隶属于殿前、侍卫两司。
殿前都点检、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都是禁军的高级将领,殿前都点检有高于都指挥使。杯酒释兵权后,赵匡胤在赵普的建议下,取消了这三种职务,改为‘三衙’管辖。
三衙平时只负责对禁军的管理和训练,无权调动军队,枢密院的枢密使,虽然有权调动军队,但是军队不归他管。
三衙和枢密院互相牵制,禁军只有皇帝才能指挥,这就避免了三衙将帅枢密使利用军队发动政变。
宋朝的征兵采取裁汰老弱,选拔精壮的办法,这也是赵普提出的。
北宋的禁军一半儿守卫京师,一半儿守卫边区和内郡。禁军的老弱被淘汰后,从厢军中选精壮的补充,逐渐的,厢军都剩下了老弱病残,这些兵不再训练,只负责做杂役,成为了不能作战的挂名士兵。
各地禁军们将帅的定期轮换,也是赵普提出的,由于部队和将帅经常流动,造成了‘兵无常帅,帅无常兵’,‘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这样做虽然避免的兵变,但是战争一旦发生,军队的战斗力会非常低。赵普的一系列建议,虽然加强了赵匡胤的统治,但是也造成了出外作战的将士手脚被束缚,因为这个原因,宋军虽然武器精良,但是平时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出去作战屡战屡败。
综上所述,赵普为建立大宋,维护国内安定,立下汗马功劳。也为宋朝军事上的软弱,和辽、西夏的军事冲突中屡战屡败,负有很大的责任。
赵普对北宋的贡献有多大? 赵普对北宋的贡献有多大? 赵普对北宋的贡献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