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亲子教育教育

教育碎碎念 | 吃着垃圾食品聊出来的逆商

2017-12-19  本文已影响101人  简长长

这是一段碎碎念,来自昨天和大嘴、乾哥在全家便利店吃健康的垃圾食品期间:

大嘴:“最近感觉自己的微信表情萌萌哒,这是我从靖雯那偷过来的~是不是和靖雯长得很像!”

(晒手机的表情包)

长长:“感觉这个表情和你长得比较像,不像靖雯。”

乾哥:“嗯嗯,我也觉得~”

大嘴:“啊,为什么?你们不觉得靖雯很可爱吗?”

长长:“靖雯明明很酷,不能称为可爱。”

乾哥:“嗯嗯,我也觉得~”

大嘴:“怎么会!她很可爱啊,我很喜欢她!”

长长:“她明明就是酷,我也很喜欢她啊!”

长长:“靖雯特别牛逼,能扛得住大嘴的间歇性怒怼,很tough!”

乾哥:“嗯嗯,我也觉得~!”

大嘴:“什么叫tough?”

乾哥:“就是遇到问题的时候会想要去解决它。”

大嘴:“嗯嗯,我也觉得,但是这样的人太难找了,完全没规律!”

长长:“那这样的人是怎么成长成这个样子的?”

大嘴:“不晓得,估计是从小的经历吧。”

……


今天早上起床,回想起这段碎碎念,这位新同事的这种特质,其实就是之前听过的一个词——逆商。去搜索了下,以下摘录部分解释:

逆商AQ来自英文AdversityQuotient,全称逆境商数,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提出的概念。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在挫折商的测验中,一般考察以下四个关键因素——控制(Control)、归属(Ownership)、延伸(Reach)和忍耐(Endurance),简称为CORE。

Control控制,指自己对逆境有多大的控制能力;

Ownership归属,是指逆境发生的原因和愿意承担责任、改善后果的情况;

Reach延伸,是对问题影响工作生活其它方面的评估;

Endurance忍耐,是指认识到问题的持久性以及它对个人的影响会持续多久。

详细链接:http://wiki.mbalib.com/zh-tw/%E9%80%86%E5%95%86

而我最好奇的问题,如何培养孩子的逆商?网上查到的信息比较垃圾,暂时还没找到特别好的课程或者教育研究。

用极限法来思考,什么孩子逆商可能是0?

应该是那些一直没遇到过困难和挫折的孩子吧,一直被保护得很好,结果在成年后走到外面遇到问题,一下子就被打败了。

又想,那怎样的挫折不至于彻底把孩子打垮,而是成功或者“失败”地跨过去?

应该就是那些 “够不着,需要跳一下,才能够着的难题”。

想到这,马上就想起蜂窝的课程难度梯级设计:

蜂窝儿童未来大学课程体系

在孩子完成了本科课程,进入下一个学习阶段时,我们遇到了一个大难题:怎样的课程难度才是孩子们从本科毕业后,能够用点力跳一下就能够着研究生的课程难度呢?

我们对本科跨越到研究生的难度梯级做了3次调整。

(未完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