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第一次做人,我凭什么要原谅刘鑫?
刘鑫:如果是你,你会开门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7630361/e1c2413ce1df83cf.jpg)
相信最近最火的话题就是刘鑫江歌案了。
肥妈一直都有关注这件事,包括这些网络上的各种文章,每篇肥妈都有认真看过,想阐述的事件经过被摇铃铛说完了,想谩骂的话被咪蒙说完了,想讲的大道理又被东七门说完了。
所有文章都在说四个词:闺蜜,男友,善良,人性。
有朋友问我:肥妈,刘鑫案你怎么没有发声呀,原来的你遇到热点新闻都是第一时间出来“火力全开”的,你怎么了?
关于“我怎么了”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
原来的我确实挺能吐槽的,。
写过《你为什么要把你的“穷病”传染给你的孩子?》
写过《车祸致死:“偷车熊孩子”的命值878万?》
写过《说<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那岂不是中国有13亿人都在假装生活?》
写过《保健品传销,快把我妈还给我!》
写过《炮打狗仔队——我的一张大字报》
写过《宜家不是你家,没人想看你睡觉的贱样。》
写过《透过<战狼2>,让我看到了一个又一个文化入侵下的“傀儡”》
写过《“吴京,你为什么不给灾区捐1个亿?!”》
写过《200块的礼物不算贵,送给贱人刚刚好。》
···
原来关注肥妈的只有那么几十个人,我敢说敢写,快意恩仇;可是后来随着加入这个大家庭的朋友越来越多,我越来越体会到了舆论引导下的无穷力量,开始变得谨小慎微。
朋友问我:肥妈,你是不是怂了?
我说:在对我粉丝负责这件事上,我可能确实变“怂了”吧。
所以在刘鑫江歌案被闹得沸沸扬扬的这几天,我并没有选择在第一时间去蹭这件事的热点,我在等,等更多事实和真相,等更多角度和看法,等头脑发热后的趋于理性。
谩骂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它左右不了审判也讨回不了公道,如果一件事能带给我们的思考只是一句简单的“草你妈”的话,那这件事可能就真的白发生了。
所以当我冷静下来以后,当我拨开层层的谩骂与吐槽之后,我看这件事真正要我们去思考的那个点:友情和性命到底哪个更重要。
![](https://img.haomeiwen.com/i7630361/be7403db36ebdb20.jpg)
-01-
关于友情这个话题很古老,说它古老,是因为从古至今这个词一直在被各式各样的人诠释着。
我们把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感情称为友情,一曲高山流水,从此知音难寻;我们把管仲和鲍叔牙的感情称为友情,一句吾知他尔,生死置之度外;我们把廉颇和蔺相如的感情称为友情,一场负荆请罪,胸襟满怀家国。
你有没有发现,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走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时候,那种惊天动地的友情却变得越来越少了。
有人说,是因为这个时代的我们变坏了;我说,其实是因为我们的这个时代变坏了。
这个时代无时无刻不在揪着耳朵告诉我们:重利益,轻情意;感情面前,金钱至上。
网上经常看到一句话: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能够爱一个人。其实不止爱情是这个样子,友情也是一样。我们常说现在的友情脆弱,曾经关系再好的朋友,只要隔段时间不联系就忘记了,原来的情深似海居然能忘到连名字都喊不出来,真是可怕。
是我们变得越来越没心没肺了么?
是时代的节奏太快,给我们的选择太多了。
我们的一生,会遇到的人成千上万,谁会像从前一样,一辈子只停留在那么几个人的身上。
前两天有一个朋友找我谈心,说她和闺蜜闹矛盾了,因为一些生活琐事。我问她:你和你闺蜜认识很久了吧?她说:不是啊,我们才认识半个月。我惊愕:半个月就处成闺蜜了?她说:嗯啊,这是我三闺蜜,我还有大闺蜜,二闺蜜和四闺蜜呢···
我一直觉得朋友可以有很多,但好朋友可能就只有那么几个,而在好朋友之上的闺蜜、知己,一个就足够了真的。
有些人总是把塑料花包装成莫逆之交,然后一旦感情不和,就让友情背锅。就像刘鑫和江歌一样,她们真的是闺蜜么?无话不说的那种?如果真的是闺蜜,为什么会见死不救甚至人间蒸发?如果不算真正的闺蜜,为什么总是强调这层关系?
所以这件事后,突然冒出来很多人diss“友情”和“闺蜜”,说友情都是放屁,说朋友不如条狗,说闺蜜除了害你性命就是骗你老公。
我最不想看到的就是,用一份假的闺蜜情谊,把全天下的真挚友谊都说死了。
这很悲哀。
![](https://img.haomeiwen.com/i7630361/b1cf4c2fed30dbae.jpg)
-02-
很多人问:为了朋友你能做什么?
为了朋友两肋插刀,为了朋友赴汤蹈火,为了朋友出生入死···这些话我们很容易就能说出口,可是我们真的能做到么?别说为了朋友,就是为了家人,可能都未必做得到。
我记得强子跟我说过一个很有意思的事,他问我在《三国演义》里,刘关张到底桃园结义了没?我说结义了吧,这个史书上也有提到啊。他又问我,他们结义的时候是不是说“不求同生但求同死”这句话了?我说:可能不是原话,但是意思应该差不多。最后他问我:那关羽被设计陷害之后,刘备和张飞为什么不自杀?
我惊了。对啊,为什么呢?不是说好但求同死的么?
我跟强子说:可能有更重要的事需要他们吧,比如说国家命运,百姓安危。强子说:那当初立誓的时候应该说清楚的,不求同生,官大任重时也不求同死,免得后生晚辈们看的云里雾里。
后来我又想了很久,虽然关羽死后刘备张飞并没有兑现当初的誓言,但是他们也没有无动于衷,张飞第一时间就向刘备请命,要为关羽复仇,只不过是诸葛亮以大局为重给压下来了,刘备在失去关羽和张飞之后更是心如刀绞,倾全军之力为二位弟弟报仇,冲冠一怒失了理智,这才有火烧连营八百里。
以此来看,他们为关羽做的也够多了,对得起“兄弟”二字。
那么,为了朋友,我们到底能做什么?
有的人雪中送碳,有的人锦上添花,有的人肝胆相照,有的人赴汤蹈火。
有的人交浅言深,有的人利尽交疏,有的人一面之旧,有的人萍水相逢。
为了友情,还能有多少人像对待爱情一样愿意用生命去守候的,我不敢说,也不敢想。
![](https://img.haomeiwen.com/i7630361/9574eaf5d17ad45a.jpg)
-03-
我一直在想,那晚江歌被刺10刀致死,躲在门后的刘鑫到底能不能听到?我觉得,她一定是听得到的,但是为什么没有作为?
因为,这就是人性。
我们骨子里的人性都是自私的。
试想,如果门外有一个杀红了眼的嗜血狂魔,你会去开门么?
内心的自保意识告诉我们:躲在屋里,千万不要开门。
就像电影《釜山行》里的人们面对丧尸一样,每个人都不想死,每个人都想活下去,这就是人性。
所以我觉得刘鑫的错并不在于她置闺蜜的生死于不顾,躲在房间里不出来,而是当事情发生后,她的不作为。
怕死是人性使然,但事后的回避就是你狼子野心了。
回到文章开始的那个问题,友情和性命到底哪个更重要?
很难说,为了友情放弃生命的有很多,为了生命放弃友谊的也不少。前者是崇高,后者是本性,没有对错,没有善恶,没有谁是谁非。
所以我不会谩骂那个躲在房门后的刘鑫,但我永远都无法原谅那个自拍卖萌、穿红戴绿、人间蒸发的刘鑫。
都是第一次做人,但她做的确实是太失败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