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母亲节

2018-05-13  本文已影响0人  老杨游记

今天是母亲节。

晚饭后给母亲打了电话:“妈,早吃过晚饭了吧?今晚吃的啥?”

“早吃了,吃的棒米豆粥。”

……

电话那头,母亲总会跟我唠叨起家里、村里的事,大到村主任选举,河套修坝,小到锄镰镐杖,猫狗生娃。我知道,没话打扫话,母亲也愿意跟我念叨念叨,就是为了跟她的小儿子多唠唠嗑。

最欣慰的,是母亲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好。

去年母亲的那场大病,差一点儿让我成了没妈的孩子。虽然侄子都当爹了,我已是侄孙女的“二爷爷”了,但在母亲眼里,我永远是她的“二小”,她的孩子。

母亲最擅长拔罐和刮痧。从小的记忆,哥哥姐姐和我,头疼脑热,都是母亲给拔几罐就好,没有大病从不吃药。家里有一个黑乎乎的罐子,罐口不但齐整,而且光滑圆润。母亲说,这样的火罐最好,拉罐子不伤肉皮。母亲总是用黄纸捻点火,说用黄纸捻不会燎着肉皮。光是拔火罐,一般人都会发怵,刚拔上时是很疼的。拉火罐,那就更疼了,把拔在后背上的火罐一点儿一点儿移动位置,并且还保持牢牢拔在肉皮上的状态,真疼!虽然有杏核油作润滑剂,拔罐人也是需要使出很大力气的,手劲儿小的人,是无论如何也拉不动火罐的。

刮痧,母亲从来都是用她使了一辈子的那个顶针。顶针的边缘极其圆润,不会划伤皮肤。母亲倒半酒盅杏核油——那杏核油是母亲自己熬制的,用顶针在杏核油里蘸一下,再迅速在我的后背、腋窝刮起来,一边刮一边对龇牙咧嘴的我说:“忍着点儿,这里是火窝子,多刮几下出出火,你就舒服了。”那些年在本乡中学教学,连续六年“留守”在毕业班,当班主任,工作忙起来就忘了喝水,经常上火,严重的时候口舌生疮。母亲一通拔罐、刮痧,真的有百病皆无、通体舒泰的感觉。给我收拾完,母亲的额头也微微出汗了。

二十多年过去了,一直到我来到密云工作,有时回到老家,母亲还会张罗给我拔拔罐,或是刮刮痧,她知道我工作起来是拼命三郎,不上火才怪呢!上衣脱光,趴在老家热乎乎的土炕上,母亲用蘸着杏核油的顶针在我的后背上游走,一阵火燎燎的疼痛之后,那种舒服劲儿,能让我持续一个月里工作都有旺盛的精力,没啥科学道理可讲,这恐怕又有心理上的安慰感了。

去年过年前的那一周,我一直陪着母亲住在老家县医院的病房里。再有几天就过年了,病房里住院的病人一天比一天少,每天都有好多出院的,最后病房里就只有我陪着母亲了。人少了,更方便说话,多年在外地工作,很少能有这样大把的空闲时间陪伴母亲。有我在身边,母亲特别高兴。

“妈,您的这个病,搁在过去那都不算病,只要您以后注意预防感冒,少生气,凡事都想开些,就啥事没有。”我开导母亲。

母亲最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最听她的话一样。腊月二十六,办好出院手续,我搀着母亲下楼,坐车,回家,过年。回到家,见到父亲,父亲高兴,母亲更高兴。

我一直在想,是老家的土炕有神奇的魔力,还是陪伴母亲那一周时我劝慰她的话起了作用,从那次出院一直到现在,母亲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尤其是现在,母亲几乎没有气喘的现象了。

愿母亲健康长寿,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长命百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